我國的安防行業自80年代起步以來,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尤其是2011年,應用范圍已由重要單位、要害部門的防范發展到商業、學校、社區、家庭等社會的全面防范。從2010年開始,校園安防在各大院校逐漸得到重視。
隨著國家加大教育投資力度,高校擴招,校舍擴建,多院校合并,擴大招生,使高校建設進入的一個發展的高速期,這就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大學城,高校區,一片片高校新區在各個大中型城市周圍日漸成型。
但是擴張固然是好事,但是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凸顯。如高校結構的日漸社會化,公寓,食堂,浴池,保潔,保衛,飲水等職能部門開始公開化,社會化,責任制,外包制,高校處于一個完全開放的狀態。高校周邊的環境也越來越復雜,而管理安全管理規范不健全,安全防范意識差,人員流動性增大,安全管理人員少,巡檢范圍大等因素導致原有的人防,物防措施已遠遠不能適應高校安全發展的需要。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相關政策的出臺,更是深化了校方的防范意識,促使“平安校園”,“安防校園”快速發展起來,如:上海市今年將投入8000萬改造校園安防建設,將在所有的中小學、幼兒園出入口處,裝設1萬2千組能清楚辨識人臉和車牌號碼的監視系統,并安裝入侵探測器。烏魯木齊為加強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教育局要求在2008年上半年所有局管中小學都將安裝電子監控系統。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教育規模的擴大,校園治安問題日益突出。但由于高校領導認識不足,相關經費投入欠缺,工程進度等問題。大部分高校在安全防范工作上還是空白,部份高校也只在少數重點部位采取了技防措施。到2010年,80%以上的高校安裝安防監控系統,加強高校的安全保衛工作。
從《廣東省高校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考評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法規的出臺,昭示著校園安防的大宴序幕正式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