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技術、內容兩大門檻 自主標準制定加快進程
康佳集團多媒體營銷事業部華北區域總經理張建民表示,與三星完善的手機、電視、平板電腦技術服務生態鏈不同,國內傳統電視機廠商要想順利步入“云端”,還面臨兩個基本門檻:一是IT軟件技術,二是節目內容的提供,前者掌握在國際IT巨頭手中,后者涉及知識產權,難以成為傳統制造企業的優勢。因此,作為國產彩電業的企業領軍品牌,康佳面前可行的途徑有兩條:一是加強與專業技術機構的合作,二是擴大與上下游產業鏈及內容供應商的合作。
張建民說,2011年全球消費電子產業正在重新分工,中國企業要把握機會,不僅要在功能創新上,還要在產業鏈上尋求突破,并牢牢控制制造優勢。毋庸置疑,云電視將推動中國彩電業在產業發展路線和模式創新上作出重要的思考。
針對當前并存的多種技術標準,康佳、海信等國內彩電企業均表示,技術標準不統一造成行業內無法達成共識,消費者對智能電視、云電視產品概念模糊不清。
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副主任張素兵表示,工信部目前正在開展多個行業標準的制定,其中針對網絡電視機應用技術要求和用戶認證管理系統要求的兩個標準將于近期出臺。
下一步,工信部將對應用程序商店的技術要求、接口內容過濾的技術要求、接口之間的操作協議、操作技術的基礎要求等技術領域形成自主制定的統一標準。
張素兵表示,政府正在加快制定智能電視、云視聽產業鏈各環節關鍵技術標準,加強自主開放式的云平臺建設。他指出,目前很多國內智能電視采用的操作系統和芯片來自國外,只有自主研制云視聽終端和開放式系統平臺,才能增強產業發展的自主權,避免產業發展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