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電視自去年推出以來,技術上愈發成熟,價格也直逼普通平板電視。與此同時,呼吁3D電視普及的聲音也愈發強大。日前,據報道,明年在國內將有多個3D電視頻道開播。另據了解,中國首個3D頻道明年元旦正式上線。業界預計,隨著3D節目源的逐漸豐富,以及政策和市場的發力,將進一步推動3D電視的市場普及。
3D電視頻道落地或掀3D電視普及熱潮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我國首個3D頻道將在2012年1月1日正式上線試運行。為保障節目源,國家廣電總局要求中央電視臺牽頭,聯合北京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天津電視臺、深圳電視臺、江蘇電視臺等共6家單位做3D頻道。
據了解,廣電總局對3D頻道的定位是收費頻道,但在前期推廣試運行期間不會收費,業內人士預測,收費估計會在4-5年之后。根據要求,明年1月1日起,需在國內開播3D電視試驗頻道。目前該頻道處于最后的籌備階段。
實際上,此前天津方面曾宣稱在2010年底上線3D頻道,上海文廣互動電視則宣布在今年6月底擁有首個3D電視頻道,但因3D節目儲備不足等原因被迫推后時間表。天津電視臺人士坦言,3D頻道“片源和設備都是未知數”。
最新出爐的《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調研報告》顯示,2011年,3D電視全年有望突破600萬臺;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的調查數據表明,73.7%的中國消費者未來3年內有購買3D產品的意向。這也推動了消費者對3D電視頻道的需求。
專家吳純勇分析,此次央視3D頻道的片源有三種可能:一是由合作建3D頻道的電視臺提供;二是向國外片源方購買;三是在3D電視節目產業鏈成熟之后,采取與內容生產商合作的形式獲得3D節目。
按計劃,我國到2015年底之前,具備制播100個高清頻道和10個3D頻道的能力。合肥有線日前表示,合肥將在明年開播3D頻道。北京電視臺也已引入3D轉播車,2012年將具備3D節目制作能力。可以預見,3D電視頻道的落地,有望掀起3D電視普及熱潮。
3D電視普及任重道遠
2010年是各界公認的3D電視元年,國內外彩電廠商紛紛用“3D概念”搶占市場。與此同時,為平板電視輸送視頻信號的藍光碟機、游戲機、高清播放機等產品均相繼配備了3D播放功能。然而,消費者對此的反應卻遠遠低于預期。
在3D電視市場中,某知名日本品牌生產的3D電視因型號多、功能齊全等因素受到消費者青睞。但據一賣場的電視銷售員表示,盡管目前這個品牌生產的3D電視已有4個系列,但是每天來詢問3D電視的顧客仍然不多,大部分家庭依然傾向于選擇普通的液晶電視。
分析人士指出,3D電視之所以叫好不叫座,主要原因在于兩方面。其一,在價格上,3D電視比普通電視貴了近一倍,且附帶產品較多,如專業的3D眼鏡每副售價為800多元;藍光播放器的價格也超過2000元,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其二,健康和安全是3D電視急需攻克的難題。研究結果顯示,觀眾在觀看立體影像時,眼睛會迅速來回移動,容易疲勞,甚至引發一些嚴重疾病,例如眼睛或肌肉等出現不自主的抽動、痙攣、方向障礙等。
根據調查公司BCN公司的調查,截至5月,全球3D電視在電視的總銷量中只占6.8%。韓國和歐洲市場情況大抵相當。GFK在日本進行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于3D電視的不滿,除內容過少之外就是“追加購買的眼鏡的價格”(占52%),其次是“附帶的眼鏡的數目”(占46%),很多不滿都與眼鏡有關。
但3D未來前景依然被看好。歐洲衛星運營商已展開3D電視市場爭奪。衛星運營商、直播衛星電視服務提供商紛紛聯手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和3D節目制作公司,不斷推出衛星3D電視服務,競先開拓歐洲市場,目前通過9顆歐洲通信衛星傳輸的常規專用的衛星3D電視頻道超過10個。
內容與服務掣肘3D電視產業發展
業界對3D電視的發展勢頭頗為看好。根據捷孚凱(GfK中國)預計,2012年3D液晶電視全國銷售總量為1000萬臺,銷售額為320億元,市場占有率將達到25%。隨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成本不斷降低,3D電視的價格將繼續逼近普通液晶電視,趨于平民化。
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的播放平臺,如果無內容可播,也無濟于事。目前,3D產業的發展正遭遇“無內容”可看的尷尬境況。另外,行業內主動快門式和被動偏光式兩大3D技術之爭也讓消費者頗為“糾結”。
有參與過3D電視節目拍攝的人士稱,假如通過2臺普通攝像機進行3D拍攝,拍攝難度大,后期剪輯要求高,目前3D電視制造效率很低,3D片源稀少仍然制約著3D電視在消費市場的大規模普及。現在3D片源主要是少量的電影及游戲,還未有3D電視劇以及專門的3D頻道。
版權問題也是一個一直避不開的話題,作為國內一個很“敏感”的話題,眾多提供資源的平臺商究竟有多少資源來自于正版,恐怕沒多少人能說得清楚,這也直接導致了不少官司的糾紛。帶來的后果就是不少資源平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在遭遇官司后便關閉相關的資源或者服務,大大影響了用戶的使用感受,而最終倒霉的就是使用者或者用戶。
信號傳輸則是另一大難題。據悉,3D信號比一般電視信號占用空間大,所以3D電視頻道推出還要考量各地方信號通道能否承載3D電視信號的傳輸。
無疑,3D電視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還具備無限的發展空間。但就市場化角度來講,3D電視終端價格普及是各廠商首先需要解決的。而從長遠來看,內容和服務才是3D電視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