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金融行業都是安防產品應用的“金牌大戶”,再加上近年各大銀行都在進行監控系統升級和聯網,這些都為安防行業帶來巨大商機。面對如此“大蛋糕”,電信、聯通、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具有IT背景的企業以及上市公司也都蠢蠢欲動,紛紛開始涉足金融安防工程項目。金融行業可謂是安防業的VIP市場,面對外企進足,企業如何宮鎖心玉?
回看金融危機下我國安防業發展特點
一是內銷企業銷量上升利潤下降,相關的調查顯示,安防行業內當前存在一種普遍的現象,即:公司的銷售量相比去年有所上升,但是整個安防行業內,產品價格有所下調,利潤也有所下降。
銷售額上升,價格趨于下降,利潤在降低,整體安防市場都這樣。銷售量的普遍上升是因為市場需求的增大。其中,國內平安城市建設向三線城市深化開展,治安監控項目紛紛啟動,帶動了對安防業內產品需求總量的增長。至于為何利潤反而降低,首先是安防行業內無序競爭的情況嚴重,行業內大中小型公司越來越多,一方面外資企業涉足我國安防行業,另一方面非傳統的電信運營商加入安防領域。再加上商業信息公開化程度越來越高,致使企業競爭激烈;其次,國內政策的調整,包括國內銀行準備金率逐漸提高,人民幣升值過快,物價上漲等因素導致企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受到壓縮。
二是出口企業陷入困境,美國和歐洲市場占中國總出口的40%,由于美、歐債務危機經濟日益陷入衰退,中國出口隨之放緩。大批訂單被取消,安防出口企業銷路不暢。在環境惡化的惰況下,市場不景氣已是客觀現實,訂單減少、生產規模收縮將是安防出口企業今后面對的不小問題。
三行業洗牌加快。行業洗牌帶來了一些矛盾:一方面工資福利等方面得到更大保障,每位從業人員充分享受勞動及經濟發展的成果,本是一件好事;而另一方面,部分中小企業由于融資難問題出現倒閉,可能會引發大量失業。
四是安防企業發展面臨機遇。首先,就安防市場來分析,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加強。高鐵、城市軌道交通等建設進入高潮期,必將帶動安防行業的發展。同時安防市場行業劃分也越來越細,各個行業對安防的需求也將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加大。其次;金融危機的到來,可能加速導致行業內某些經營管理不善、資金鏈不順暢或盲目擴張的企業提前在競爭中被淘汰。面對金融危機,廣大安防企業必將會在產品研發和產品的附加值上下功夫,努力將這場危機轉化為機遇。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 安防行業化轉型
事實上,金融行業對安防需求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這與金融業的發展有很大關聯。近年來,我國金融行業進入蓬勃發展期,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都在著力打造“國際金融中心”,重慶、杭州、沈陽等二十多個城市則提出要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金融業發展迅猛,安防行業將受惠不小。業內人士分析,金融機構安防系統發展的推動力來自于銀行業務的不斷變革與發展,來自于金融機構對提高業務安全、降低運營風險、提升銀行和金融機構品牌競爭力的不懈追求,未來金融業仍將是安防新技術、新產品應用的“領跑者”。
“據了解,目前我國有各類金融營業網點超過35萬個,僅郵政儲蓄網點就接近4萬個。據有關部門預計,到2014年,我國ATM機將超過40萬臺。與此同時,更加便捷的ATM機和自助銀行將成為下一步各銀行發展的重點。”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銀行安防設備應用已基本形成“五年一更新”的規律,再加上每年對安防系統必不可少的升級工作,就形成了金融行業幾乎每年10億規模的安防市場需求。
針對不同應用場合提供不同產品和方案已是行業入門的必修課。這是由客戶關注點不同所決定,在金融系統中,前端就有不同種類和功能側重點的攝像機產品,例如針孔攝像機、槍機、球機、半球,側重在強光抑制、寬動態、低照度、紅外功能;DVR也有更多選擇,如模數混合錄像還是單一模式,HDMI數字接口還是標清,D1還是720P、1080P,等等,這就要求廠商結合具體安裝位置細化產品。這是產品的細分,最終還要結合行業特點整合成一套方案,例如ATM機智能監控,將視頻監控與智能識別、探測、生物識別技術整合在一起。因此將安防的產品,與特定行業的業務流程和特色需求緊密結合,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滿足該行業實際需要的軟硬件整合系統,這就是安防行業化。
外企進足安防VIP市場 企業如何宮鎖心玉
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新加入者,安企應對銀行安全技術防范有更深刻的理解,必須要針對銀行安全管理需求的特性,加大自主研發實力,開發出適合銀行安全管理需求的解決方案、管理系統軟件平臺。
大部分工程商都認為,電信等的加入肯定會搶占部分市場,但傳統工程商還是有生存空間的。由于長期與銀行安保部門溝通,對銀行用戶的需求積累比較多。目前從反饋來看,因電信運營商所采納的技術標準與安防行業標準略有差異,且對銀行安全管理業務不熟悉、服務的針對性不強,未能獲得銀行用戶的高度認可,限制了其在銀行安防的市場推廣,而具有IT背景的企業或上市公司對安防工程的業態還需要一段適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