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個名叫小悅悅的女孩在馬路邊玩耍時被迎面駛來的汽車撞倒,然而汽車沒有停,反而直接從小悅悅身上碾壓過去,導致小悅悅重傷。而后,連續路過十幾位行人竟沒人理會,直至一位拾荒的老人看見后才進行施救。恰巧這一幕,被路邊的監控攝像頭看的一清二楚,并記錄下了整個過程。
撇開事件本身不談,作為一個安防人,行業的觀察力讓我認為路邊的監控攝像頭還是很給力的。
路邊的監控攝像機首先拍下了整個事件的全過程,可以作為證據來證明整個事件的經過。路況視頻監控系統最早是用于監控道路交通信息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監控系統意外的起到了別的作用。這次小悅悅事件我們看出,用于城市監控的監控系統不光不應該減少,還應該大規模的擴建。小悅悅的事件讓我想起了前些時間N個版本的彭宇案。老人被撞倒后誣賴助人為樂的人,讓其含冤。要是當時有視頻監控拍下來當時的場景,那么我想"彭宇們"就不會含冤受恨了。也許這次路人漠視小悅悅的車禍跟前些日子的彭宇案不無關系吧。不過,在哀嘆的同時,我們應該拿起科技的武器,保護自己。
首先我們來談談城市道路監控的監控攝像機
道路用監控攝像機一般都采用模擬攝像機。其信號穩定,拍攝清晰,距離遠。在很多國家都已經立法大規模的采用城市監控,讓每個公共角落不被忽略,從而保護公民的安全。而少部分國家因為有人抗議侵害隱私而沒有實行。目前我國在建設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城市道路監控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對此,我國應該大規模的采用視頻監控設備,讓城市真正的安全。
智能設備要用到實戰
小悅悅事件,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智能科技還處于喊口號的階段。實際應用并不理想。就像物聯網,關于它的呼聲不可謂不高,可現實中的應用還是很少。如果在車上加裝了先進的車聯網系統,在監控攝像拍下車禍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車聯網技術,第一時間將嫌疑人控制住,從而讓案情水落石出。
平安城市的建設還很遙遠
就目前看來,技術上的不足,意識上的不夠等原因都制約了平安城市的建設。在美國的等先進的歐美國家,汽車已經實現了基本的車聯網。警方可以根據車聯網技術24小時對車輛進行監控,以達到隨時了解每輛車的動態。既可預防于未來,也可在事后進行偵查。平安城市,主要依托視頻監控技術、物聯網技術、智能技術三者來構建的。如果這三種技術缺少一樣,就會發展不均衡,平安也無從談起了。
就目前看來,運用到實際中的技術中視頻監控技術已經很普遍了,而物聯網技術運用最廣的還是簡單的RFID技術,而智能技術僅僅是人臉、車牌識別等簡單且準確率低的技術。可以說,我國目前離建設平安城市的最后勝利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