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31日消息,由靈基手機報主辦的“2011首屆云視聽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萬壽賓館舉行。工信部電子司、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有關領導和專家,以及三星、康佳、海信、創維、長虹、TCL、歡網科技、樂視TV等云視聽行業龍頭企業代表與會,圍繞云視聽技術、標準進行深入研討,共同探索云視聽產業發展路徑。
康佳集團多媒體營銷事業部華北區域總經理張建民
以下是康佳集團多媒體營銷事業部華北區域總經理張建民演講實錄:
主持人:下面有請康佳集團多媒體營銷事業部華北區域總經理張建民與大家分享一下康佳產品的營銷經驗,有請!
張建民:尊敬的各位領導、同業朋友,以及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參加本次的2011首屆云視聽產業高峰論壇,感謝主辦方為我們搭建這么好的交流平臺,能在這里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討彩電業的最新發展方向。
下面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云電視為我們彩電業,最主要的是國產彩電業帶來的一些影響。第一個方面,就是云電視實現了智能技術的飛躍性升級;第二個方面,云電視推動了彩電產業研發模式的創新;第三,云電視將加速全球彩電業新一輪的競賽。2011年對中國彩電業來說注重是不平凡的一年,從年初開始,無論是3G電視的普及,還是智能電視的推廣,都引發了市場的陣陣狂風席卷,在中外彩電商的集體推進下,智能電視的推廣,已經成了市場主流。隨著智能操作系統的不斷升級,消費市場對資源存儲需求的不斷增大,以及云計算技術在電視運營商的日益完善,今年8月六大國產品牌相繼推出了基于云計算技術的電視宣言,鋪天蓋地的云視聽風暴瞬息而至。
第一個方面,云電視實現了智能技術的飛躍升級。我們知道,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從產品到市場、從內容到體驗的全面轉型升級的華麗蛻變。繼互聯網電視以后,電視廠商圍繞顯示屏做文章的時代,已逐漸向應用過渡。云電視不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能實現海量存儲、運程控制,通俗來講,是通過云來控制后臺,數據和軟件平臺,包括技術操作系統和應用操作系統,用戶不需要為自家電視配備任何互聯網功能,只需要將電視連上網絡,就可及時實現資源共享。只要有網線接口,云可以配置3G、LCD等各種電視上,因此云電視是智能電視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必要配置。云電視代表了現階段智能電視的最新應用,并能更新軟件,實現內容的無限擴充和升級。然而,云電視作為一種新事物,它的市場培育和推廣工作還需假以時日,這樣一來,消費者對云電視的認知才能得以推廣。未來彩電行業的競爭一定會從終端產品的競爭轉變為后臺服務的競爭。
第二,云電視推推動著智能產業的創新,這也正是智能電視出現的前提所在,但是有調查顯示,39%的消費者認為目前智能電視的應用程序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有18%的受訪者認為目前的智能電視操作不夠簡便,因此智能電視的功能開發仍不可懈怠,國產電視企業需要在應用內容和操作方式上持續發力。為了取得最前沿的云計算技術支持,康佳也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就是結合中科院共同開發智能電視。今年8月,康佳在智能云時代的背景下,聯合中科院推出首次共同打造的云電視8000系列,基于云視頻、云瀏覽、云教育、云資訊、云安全等眾多資源,在中科院強大支持下,還將推出云存儲、云桌面的升級版產品。
第三,云電視將加速全球彩電業新一輪的生存競爭。云電視是全球彩電產業的必由之路,對于傳統的電視機廠商來說,云電視還有兩個基本門檻。一是IT軟件技術,二是節目內容的提供,前者掌握在國際IT巨頭手中,后者涉及知識產權,難以成為傳統制造企業的優勢。因此,作為國產彩電業的企業領軍品牌,我們重任在簡,面對挑戰,我們要不遺余力地把這塊蛋糕拿下,可行的途徑有兩條。一是加強與專業技術機構的合作,二是擴大與上下游產業鏈及內容供應商的合作,整合各方資源,共同打造一支資源充足、技術完備、系統全面的國產智能艦隊,營造更加艱巨的全球形勢。2011年全球消費電子產業正在重新分工,中國企業要把握機會,不僅要在功能創新上,還要在產業鏈上尋求突破,并牢牢控制制造優勢。無須質疑,云電視將推動中國彩電業在產業發展路線和模式創新上作出重要的思考。今天的首屆云視聽產業高峰論壇相信會成為國產彩電業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為通過本次論壇,我們將獲得業界支持力量,明確共同奮斗的方向。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此刻,我們正在一個全新的起點上,我們有理由相信,站在新起點的中國彩電行業必將創造更加光輝卓越的成績,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