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靈基手機報主辦的“2011首屆云視聽產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副主任張素兵在會上指出,“目前,我國智能產業尚處于初級階段,產業鏈還不完善。未來應該開展戰略研究,加強政策引導,通過行業公共服務平臺來統籌規劃智能電視產業發展,推動智能電視產業快速發展。”
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副主任張素兵
張素兵同時指出,“國家還應該通過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措施,為智能電視以至于將來的云視聽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做到科學管理和規范的監管,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以下是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副主任張素兵演講實錄: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興參加2011首屆云視聽產業高峰論壇,主辦方讓我介紹一下情況,實際上現在包括云計算、互聯網都在一些推進當中,也沒有固定的內容。下面,我就結合日常工作以及自己對這方面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有不對的地方,也請大家提出一些批評和建議。
從2009年到現在的發展情況來講,從2009年,我們當時都在討論互聯網電視,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互聯網電視興起,這為我們的云電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去年,智能電視風起云涌,各種智能電視,包括終端、應用、商城等等,都已經開發出來。到今年,隨著我們國家云計算的大力推進,以云電視為代表的這種云視聽產品,包括一些應用,也開始盛行起來。可以說智能電視、云視聽是我們數字電視產業突破的關鍵,但是什么來帶領電視產業在眾多的競爭中,把自己的產品突出出來呢?我個人認為將來也是這種以云加上服務和應用的方式,可能會給這個產業帶來一個質的變化。
什么是智能電視呢?我們總結一下,我覺得智能電視首先還是一個電視,要具備最基本的電視功能,同時要具有強大的硬件處理能力、開放的操作平臺、網絡接入功能,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從這些功能描述來講,我覺得智能電視是順應了電視機高清化、網絡化、立體化,實現了網絡搜索等多種應用服務。可以看一下這張圖,在整個智能電視產業鏈中包括各個環節,包括關鍵芯片的供應商、系統平臺的提供商、內容服務商,內容服務商既包括互聯網視聽運營商,也包括非視聽節目服務商,還有其他應用軟件的提供商,最終會體現在終端上,所以終端設計制造商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最后就是我們用戶的體驗環節。用戶的體驗,會為整個產業鏈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議,為完善整個產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各種產品的最終體驗是人來體驗,所以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會越來越大。
剛才談到了智能電視,我們來看一下智能電視目前在發展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簡單地歸納起來,我覺得有三個方面需要我們來研究和探討。首先是操作系統,有安卓平臺、Linux平臺、IOS平臺、Windows平臺,那么各種平臺之間如何實現兼容和可操作性,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第二是有一些私有平臺和開放統一的平臺,哪種平臺將來會更多地對產業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我個人認為,只有開放統一的平臺在產業鏈中才能把各方力量調動起來,從而來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第三是內容和應用,實際上對整個產業鏈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豐富的內容和不斷完善的應用,這樣才能使我們消費者獲得更好的體驗,從而使智能電視、云電視等等產業獲得更好的應用或者推廣。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各種產品包括應用之間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是其中一塊很重要的內容。但這一塊如何來解決?我覺得其中標準化的工作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是困難重重,因為不同的平臺都會有各自的一些特點,但是我們如何求同存異,達成一個比較統一的平臺,是非常重要的,這對我們整個產業也會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剛才也談到了,我們通過標準的制定,可以規范一下整個產業的發展。目前,智能電視實際上還處于發展階段,每個廠家對智能電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同的理解,都會采用一些不同的操作系統和接口協議,不同智能電視的應用之間也存在著一些不兼容的現象。所以,我們有必要來建立智能電視技術標準體系及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相關標準,以促進智能電視產業協同快速發展。當然了,由于智能電視涉及到的芯片、多媒體、軟件、網絡、云計算等等各種各樣的技術,相關標準的制定和建立,也需要我們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
目前開展的標準制定工作是這樣的,我們從去年開始在工信部電子司的組織下,已經在開展智能電視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一些研討會,以及產業現狀調研,包括標準體系如何建立等等,充分聽取行業的意見,研討相關標準的制定需求。現在正在開展的一些行業標準制定項目主要有五項,有兩項實際上是從08年就開始在做的,主要是針對網絡電視機,一個是應用技術要求,一個是用戶認證管理系統要求,這兩個要求也是符合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充分醞釀完成的。可以說,這兩個標準對我們將來的標準制定會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可以開展的工作,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討論,一個是應用程序商店的技術要求,包括一些接口內容過濾的技術要求,接口之間的操作協議,還有操作技術的基礎要求,這些都需要我們共同來研討,來形成未來統一的標準。智能電視概念模型,我覺得目前從國際上來講,包括我們國內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因為我昨天剛參加完IEC的國際標準會議,在會中大家也提出了將來智能電視如何制定標準,各國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感覺整個產業包括國內國外,都覺得開展智能電視的標準制定是一個非常必要的事,但是如何開展都面臨重重問題,所以他們也希望中國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明年的會議上會進行一些報告。我也希望我們在座有興趣的話,大家一起參與,共同來推進國際上的一些標準提案。
剛才簡單地談了智能電視,下面談一下云視聽的標準。現在云計算和物聯網,全民都在討論這個問題,所以我今天也是人云亦云,來談一下自己的建議。
對產業現狀和趨勢來講,我覺得云平臺的研發可能比硬件的應用會更加重要,因為各種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最終會體現在云端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上,因為終端的差異性,現在來講沒有很大差異化的變化。第二個觀點認為,云視聽的終端應該是非常簡約的功能設置,云端豐富的資源將是用戶最廣泛的需求,云視聽將會成為視聽產品的下一個藍海。以用戶為中心的智能云社交網,將會成為電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實現微博和用戶偏好的這種新的應用功能將會為電視提出新的應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