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由于我國整個家電服務維修行業處于沒有規劃、盲目發展的狀態,家電制造企業為了完成顧客服務工作,以特約、專修、連鎖等方式與服務維修部簽定委托合同,在網點建設方面缺乏總體規劃。服務維修部規模普遍偏小,經濟效益比較低,處于依附于制造企業的從屬地位。
同時,由于家電服務維修行業不被重視,從業人員沒有社會地位,整個行業從業人員收入、文化程度、職業技術水平等偏低,導致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留不住人才,難于保障服務質量,甚至出現缺乏職業道德,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
據中國家用電器維修服務協會《家電服務維修行業從業人員基本狀況抽樣調查報告》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家電服務維修行業的從業人員有20多萬,其中進城務工人員占從業人員的70%,高中及以下占80以上%,本科以上僅占2.2%,持高級工證書的占10%。這種狀況與家電服務維修行業需要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專業人員相比有較大差距,導致服務維修人員一次上門的修復率低,加大了服務維修的成本,用戶不滿意。
日前從中國家電服務維修協會獲悉,協會已制定并將實施《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維修服務從業人員行為規范》,并正在研究建立家電服務業從業人員信用管理制度,對重點崗位從業人員建立“執業行為檔案”,規范從業人員行為,加大違規失信的成本。
據了解,一旦服務人員的執業行為檔案建立起來,很多從業人員私下亂收費、亂開價的情況就會被有效制止。同時,也將遏制當前“山寨服務單位”頻發的情況。
從業人員檔案的建立有助于規范家電服務維修行業從業人員行為標準,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穩定服務維修隊伍,提高服務維修水平。同時也有助于我國的家電服務行業走向正規,脫離目前沒有規劃、盲目發展的狀態,對于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收入、文化程度、職業技術水平也能起到促進作用。
中國家電服務維修協會會長劉秀敏認為,從業人員執業檔案的建立,將在一定程度上規范當前國內家電服務業人為造成的不規范競爭,提高服務行業的透明度,逐步推動服務業的規模化、規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