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以來,大尺寸TFT-LCD液晶面板報價持續下跌,日本面板巨頭夏普,以及韓國LGD面板廠都一度減產。統計數據顯示,8月液晶面板價格環比下跌4%、同比下跌15%,為今年以來最大跌幅。5月到8月,面板價格累計跌幅達8%-10%。
不過,隨著近幾個月市場的逐漸復蘇,許多人的看法已開始轉變。摩根士丹利證券近期報告指出,面板業在歷經長達半年的庫存修正后,可望于2011年進入強勁的向上循環。主因是2010年下半年的修正將有利于2011年液晶面板供應端,而LED背光液晶電視趨勢、各地經濟復蘇,將持續帶動液晶面板需求。預估2011年全球液晶面板產能將年增14%,但需求端年增率上看20%。目前看好臺灣面板廠,包括奇美電、友達光電。
Sony(索尼)集團資深副總裁原直史曾赴臺灣出席企業社會責任(CSR)論壇。會后他表示,若美國、中國振興經濟方案的成效,在近半年到1年內發酵,面板業的景氣最快可望于明年春天回暖,也對未來2、3年內液晶電視的銷售成績樂觀以待。另外,Sony相當看好新興國家市場,日后將分配更多營銷資源于此。
然而,液晶面板的景氣循環將不會源源不息。市場預期,液晶面板產業在歷經2011年強勁的向上循環后,若中國大陸的高世代液晶面板新產能開出,液晶面板產業景氣可能將自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再度陷入向下修正循環。
根據摩根士丹利證券分析,TFT-LCD液晶面板的供需,在2011年可能達到供不應求約5%,2012年趨于供需平衡,2013年陷入供過于求10%。預估2010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將達1.8億臺、年增24%,2011年達到2.05億臺、年增14%,2013年達到2.23億臺、年增9%。2009年全球液晶電視滲透率約21%,但2012年滲透率將達46%。而2010、2011、2012年全球液晶監視器LCD Monitor出貨量將分別達到1.6億臺、1.66億臺、1.66億臺,年成長率趨于持平。
就需求面來看,未來液晶面板的產品組合重要性將勝過出貨數量預測。隨著TFT液晶面板成熟化,市場對于透過面板降價來刺激銷售量的需求也將變少。由于數量成長放緩,TFT的利潤也將因(面板)價格競爭減少而獲得改善。
中國大陸市場將會在2011年成為全球最大液晶電視市場,主要推升力道仍在于家電下鄉和舊換新等激勵政策。但預期2013年中國大陸的高世代面板新產能就會達到量產階段,此將可能造成液晶面板又陷入嚴重的供過于求情況,導致TFT產業出現最后一輪整并,然后達到長期性的市場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