篠田等離子與神戶大學、兵庫縣立工業技術中心以及日本YUMEX共同開發出了采用篠田等離子開發的顯示器“PTA(Plasma Tube Array)”的薄膜型紫外線(UV)面光源。目標是實際應用于紫外線治療等醫療及產業用途。
此次開發的面光源,面向醫療用途可發出治療效果出色的311nm波長紫外線。發光波長的帶寬僅為1.5nm,適合用于醫療領域。發光強度約為2mW/cm2。
醫療用途UV光源多數為使用汞(Hg)燈的光源,從環境負荷角度考慮,需要采用無汞的替代光源。此次的面光源就是無汞光源。
開發要點大體有兩個。一是將顯示器件PTA的構造改良為適合于光源器件的構造。二是開發可向特定波長聚集能源并進行UV發光的熒光體。熒光體采用了稀土類元素釓(Gd)。
試制的面光源大小為30cm×30cm,厚度為0.7mm。重量約為100g。
此次是作為日本經濟產業省2009-2010年度“地域創新研究開發業務”,由篠田等離子等四家公司組成的研究團體研發的。有關開發技術的詳情,在2010年9月14日開始于長崎大學舉行的專題研討會“2010年秋季第71屆應用物理學會學術講演會”上做了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