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數家芯片與系統供貨商正式發表針對高畫質監控系統(highdefinitionsurveillancesystems)應用所開發的一項新標準HDcctv,期望通過新標準能催生一個更容易布署、成本更低的網際網絡協議(IP)系統替代方案。HDcctv作為視頻監控的標準聯盟之一,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不同廠商的高清電視攝像機、數字視頻錄像機和監視器之間的相互操作性、兼容性。
隨著安防系統逐漸走向整合,標準化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之一,關于視頻監控系統標準的呼聲不斷,其爭議也是暗流涌動。
隨著百萬高清監控時代的到來,視頻監控系統的標準集中在“高清”上,關于高清標準對行業會帶來什么樣的深刻影響?高清標準什么時候出臺最合適?制定的依據是什么?由誰來制定?業界存在多種觀點,爭議頗大。本文將圍繞這系列問題略作思考。
標準的實施:利弊同在
高清作為未來視頻監控的主流發展趨勢,未來高清標準勢必對整個視頻監控領域產生深刻影響。從目前來看,這種統一標準對安防行業的影響是利弊共存。
在高清標準形成之前,因為要考慮前端產品與后端設備的匹配兼容問題,如果高清廠家的產品比較單一,則很難應用到實際安防工程中。這就迫使高清廠家既要研制全系列的前端攝像機,如高清紅外、高清低照、高清寬動態、高清一體機與高清快球等等,同時還需要開發出相對應的一系列后端配套設備,如:PDVR(PureDigitalVideoRecorder)或高清NVR、混合DVR、高清電視墻解碼器等等。
除此之外,廠家不能只是簡單的產品生產商,還必須提供高清的整體解決方案。因為在統一標準未形成前,上游的半導體廠家與高清廠家之間的互動和協作將受到限制,半導體廠家不方便協助高清廠家提供全系列高清前后端設備方案,這使得高清視頻監控的技術門檻更高,廠家必須擁有更強大的綜合實力。
由此可見,高清標準的暫時缺失,有如“牛虻”刺激國內安防企業發生角色轉變,由模擬監控時代的電子加工與制造商變成高新技術研發生產商,最終推動中國安防行業大洗牌。不難預測,經過高清高技術的洗禮,國內安防監控設備廠家將從過去的數量眾多、良莠不齊、秩序泛濫逐漸走向高度集中,整體實力提升,這是有利于中國安防行業做強做大的。
如果統一標準早早形成,那么將導致整個行業技術門檻會大大降低。一個電子加工廠家即便沒有強大的核心技術研發實力,也有機會進入數字百萬高清競爭行列。因為有了統一標準,不存在兼容的煩惱,攝像機廠家和錄像機廠家甚至可以“老死不相往來”,各走各的道。同時,市場上會出現大量的高清攝像機與高清錄像機的成品方案,同時芯片公司、IT類數碼攝像機企業也難免涉足安防高清產品生產制造領域,行業分工會更加細化。
由于廠家之間的產品兼容性更強了,這對工程商似乎是有利的,但又是不利的。高清技術門檻低與高清廠家眾多,必然導致高清產品嚴重同質化,同質化必然導致價格惡戰,而價格惡戰又難免導致偷工減料與質量隱患。造成惡性連鎖反應,這就可能造成未來的安防數字高清市場又會像模擬時代那樣比較混亂。通過前面的分析,統一標準的形成,雖然利于芯片兼涉攝像機廠家、產品單一的高清廠家與研發實力弱的安防電子加工廠,但是并不利于中國安防走出“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也不利于安防行業成熟與市場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