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EPON、EoC等新技術的出現,原來的、唯一的CMTS技術方案就受到了相當程度的考驗,業內外人士也紛紛圍繞著這幾種技術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技術方案的大討論。但我們可從前言中看到,真正實際應用雙向網業務的用戶仍是“鳳毛麟角”,“條條道理通羅馬”,對于我國雙向網改的技術應該到了要出結果與標準的階段了。
反觀各地有線電視所開展的雙向、交互式業務,筆者發現,各地有線電視網絡公司的一把手對于雙向業務其實是“疼愛有加”——如果做雙向網改、上雙向業務,未來業務規劃及前景目前來看似乎沒有具體的模式;如果不做雙向網改、上雙向業務,就憑各自手中的這個區域性的單向網,面對不斷整合的大潮,屆時自己有多少話語權也是其考慮的事情。
數字化后,無論是來自自身行業的競爭者,還是外來的諸如電信行業正在不斷進行的光纖到樓、到村甚至到戶的發展策略,都不得不要求中國有線電視行業的同仁們要放棄過去那種“唯我獨大”的思路。
近一段時期以外,全國各地有線電視網絡公司采用基于EPON技術進行雙向網改造的城市呈增多趨勢(如杭州、寧波、大理、海寧、東莞、嘉興、鐵嶺等地區),但據筆者了解,目前大多數地區主要進行測試試驗,便于以后技術選擇。
基于此,筆者將以相關地區雙向業務開展情況向業內外人士介紹一下目前有線電視行業雙向網改造或者雙向業務做的有特色的地區。
全國已開展雙向業務特別好的地區為上海、杭州、深圳等地,但筆者在進行案例選擇時,卻選擇了一些經濟不發達、甚至于小城市進行解析,其根本原因在于,與經濟發達地區尤其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數字化模式相比,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可比性——
經濟發達地區有著高達數百萬有線電視用戶,小城市的用戶數卻一般在十萬級別左右;
經濟發達地區尤其諸如北京、上海等地,其融資的渠道、難度也要小于小城市;
經濟發達地區數字化的模式并不能套用在小城市有線身上,沒有任何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