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國大陸首條第6代TFT-LCD生產線產品點亮,這意味著,隨著京東方合肥6代線成功實現產品點亮,中國32英寸以上液晶電視無國產面板的歷史將結束。
王東升表示,“6代線未來的量產,將讓京東方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
良品率90.1%
“就在昨天(9月2日),我們測試出的良品率(6代線)達到90.1%”,王東升頗為激動地說。
到今年年底京東方6代線的良品率要保證實現90%以上,如果不是偶發事件,90.1%的良品率對京東方6代線來說無疑是個積極信號。一般面板業界的標準是生產線良品率如果達到85%就意味著可以進行量產。
王東升說,90.1%的良品率是京東方多年技術積累的成果,“我們不輸于國外同行企業,盡管走的辛苦,但京東方的技術實力的確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次京東方合肥6代線產品點亮,標志著京東方作為中國大陸液晶顯示產業領軍者已經成功向中大尺寸主流液晶電視顯示屏市場進軍。
改變京東方運營現狀
一直以來圍繞京東方虧損、“圈錢”的話題頗多,事實上,這其中更多的原因是因為處于產業建設期的京東方,需要將更多的周期、資金用于包括合肥6代線、北京亦莊8.5代線的建設投入。
決定京東方經營狀況的重任落在其第5代TFT-LCD生產線的身上。王東升對此回應,“明年下半年經營狀況會有大的改善,” 王東升進一步解釋稱,虧損的很大原因在于以前京東方就是再靠一條5代線運營,也包括在5代線上為6代線、8.5代線培養人才等做準備。
雖然目前面板行業頻頻暴冷,但王東升透露,京東方6代線的客戶訂單有增無減,“這是因為現在32英寸的顯示屏90%需要進口,而關稅的提升會讓戰略客戶考慮到成本負擔,京東方正好趕上了這些機遇。”
對于未來的運營狀況,王東升同時認為,隨著明年4季度京東方8.5代線的量產,三條線(5代線、6代線、8.5代線)會讓京東方對屏的切割布局更合理,從而將有效改善目前的現狀。
王東升表示,在6代線量產后,京東方全球生產規模將從原來的第8位提升到第6位。8.5代線量產后,將有望再上升一位,最終的目標是“保五爭三”。
“京東方的目標是,在未來3年內,將毛利率提升到全球最高”,王東升說。
緩解“缺屏”之痛
目前,國內液晶顯示屏高度依賴進口,32英寸以上液晶電視屏更是全部依賴進口,而中國作為液晶顯示屏消費大戶,一直以來始終處于整機制造末端。自主發展我國TFT-LCD產業對提升國家競爭力意義重大。
京東方合肥6代線是中國大陸自主建設的首條高世代線,也是政府4萬億投資和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宣布后首個大規模投資的電子信息產業項目。
6代線于2009年4月開工,總投資175億元人民幣,設計產能90K玻璃基板/月,主要生產37英寸以下電視和電腦顯示器用液晶顯示屏。項目將于幾年10月量產,預計達產后,年產液晶顯示屏將超過1500萬片,銷售收入達120億元。
京東方合肥6代線產品點亮,意味著將結束32英寸以上液晶電視無國產面板的歷史。到2011年三季度,京東方北京8.5代線投產后,中國將徹底實現從1.8英寸到55英寸的全系列液晶顯示屏的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