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代液晶面板線的即將量產及8.5代線主體廠房的封頂,京東方執行董事、總裁陳炎順似乎可以稍微松口氣了。至少,3年時間投入500億元建設或擴充4條液晶面板生產線的“瘋狂”時期,終于即將要過去了。
“進入液晶這個行業,注定是不平靜的。京東方成長的這7年可謂酸甜苦辣都有。”陳炎順昨日接受媒體專訪時這樣開場道。
投建!投建!
京東方一段時間以來飽受市場質疑,即源于其近幾年涉資巨大的圈錢燒錢行為。
據新浪科技了解,目前,京東方除擁有1條4.5代線(成都)、1條5代線(北京)和1條6代線(合肥)外,還有1條8.5代線(北京)在建。這其中有3條線均為近3年投建,另外,其TFT-LCD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也是近期投建。
京東方最早的北京5代線建于2003年9月,投資12.5億美元。近幾年,京東方無疑又加快了投資步伐。
2008年3月,成都4.5代線開工,前后總投資34億元;2009年4月,合肥6代線開工,總投資175億元;2009年4月,TFT-LCD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及京東方研發大樓奠基,總投資約1.8億元;2009年8月,北京8.5代線正式奠基,投資280億元。
“3年4條線投入500億元,一個民用產品企業如此高強度投入,這在國內歷史上還真是沒有的。”陳炎順坦承。據其介紹,這些投資多來自于政府及銀行貸款等。
產線布局
“實話說,我們還沒賺錢,原來的投資還沒有回報。”陳炎順稱,“但投入期快結束了,京東方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據悉,京東方合肥6代線現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將于今年9月初點亮第一塊屏,10月實現量產。7月31日,京東方8.5代線順利封頂。計劃于2011年6月點亮第一塊屏,9月實現量產。
隨著4條生產線相繼實現量產之后,京東方在液晶屏產業已擁有較為完善的產品線。
陳炎順介紹,目前京東方約17個尺寸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其5代線上,每月產能約10萬片玻璃基板。未來其4條生產線均量產之后,即可將產線進行更加合理地布局。如,7英寸以下的產品主要集中于4.5代線,7英寸~16英寸集中于5代線,18英寸~30英寸集中于6代線,32英寸~55英寸集中于8.5 代線。
產線的合理布局可節省成本。以32英寸液晶屏為例,5代線的玻璃基板只能切出3塊屏,利用率僅60%,6代線則可提高至88%,8代線則可再提高3個百分點。
完善上下游鏈條
除此之外,京東方還正布局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經劃出6平方公里的土地圍繞8.5代線設立產業園區,并已引進了25家上下游廠商,如康寧等上游材料廠商已在北京投資8億美元,作為下游的冠捷也將在此建立年產800萬臺液晶電視的生產基地。
“在這個產業園區內,基本原材料進去,出來的直接就是整機電視。”京東方新聞發言人張宇表示,“這種一體化設計可大幅節約成本。如,一臺32英寸電視通過一體化設計可以節省140元的成本。”
在京東方密集投資之后,國內外眾多企業也正涌入國內市場中來。今年1月16日,由TCL集團與深超投資共同投資245億元的華星光電8.5代線破土動工。三星、LG、夏普、奇美、友達等巨頭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也正在積極申請。“三國四地五虎爭”的格局已經形成,陳炎順則抱定“制勝關鍵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