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世界杯剛剛結束,余熱未消。在本屆世界杯中共有25場比賽首次采用了3D轉播,如臨現場的震撼效果讓3D技術迅速躥紅,雖然由于轉播權限制中國的球迷暫時無緣3D世界杯,但3D技術首次應用于電視轉播無疑證明,我們距離3D時代僅一步之遙了。從標準立項、3D頻道規劃到3D片源的輪番登場,再到與3D相關的3D電視、播放機、游戲機、3D筆記本等整個產業鏈的胎動,索尼、三星、LG等外資品牌已經將貨鋪到了終端賣場,并獲得了消費者的一致追捧。可以說,電視產業的3D時代已經來臨,3D電視已經勢在必行。
產業鏈胎動 3D電視瓜熟蒂落
作為3D產業的先鋒,3D電視針鋒相對競爭的火藥味正不斷升級。不少廠商從過去的觀望到迅速加入戰團。目前來看,索尼、三星是最先在3D電視產品上落地的兩家廠商,紛紛發布了多款型號的不同尺寸3D液晶電視,并進駐國美、蘇寧、百思賣等家電賣場,銷售情況也相當樂觀。相比,后來者夏普、松下、東芝等3D新品預計8月份會在中國集中上市。
此外據悉,國內的海信、TCL、康佳、創維等家電企業也紛紛向3D電視傾斜,紛紛補課,準備在3D電視市場投下重型炸彈。國內外家電企業暗地里的較勁和劍拔弩張的勢頭,意味著3D電視在用戶影像品質、沖擊力等方面的升級方向和趨勢,已獲得業界的廣泛認可,有望在短時間內瓜熟蒂落。
一位家電賣場負責人透露,截止到6月底,據不完全統計,國內3D電視的銷量已突破了6000臺,索尼、三星兩家攬走了超過90%以上的份額。他還預測,當前3D電視大熱,各大彩電廠家紛紛跟進面市,3D電視即將迎來新的爆發階段。而從另一方面來看,以往3D電視的標準和內容瓶頸兩大障礙也在得到解決。
6月26日,在3D電視新品體驗交流座談會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全恩透露,國內《立體電視術語》以及《立體電視圖像質量測試方法》兩項3D電視標準已經得到批準并立項。廣電總局、工信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機構將聯合電視廠商,分別就3D電視內容制作、傳輸解碼、顯示終端等各個環節進行標準化和規范化。不僅僅3D電視,3D眼鏡、3D攝像機、3D照相機、3D播放機等相關標準也會逐步制定和出臺。而國家數字音視頻解碼技術標準工作組秘書長黃鐵軍在最近接受的采訪時也表示,最新版本的標準已經于六月底完成定稿,將上交工信部、國標委等國家相關部委待批,并有可能運用于亞運會的3D節目轉播。除了標準外, 廣電總局領導杜百川早在4月份的索尼3D電視發布會上就曾宣稱國內首個3D頻道即將開通。目前,天津已經在內容和技術上開始籌備3D頻道,屆時頻道內容除了3D電影、電視劇等節目外,還將有3D演播室內的新聞播報以及各種現場直播。除了天津之外,國內已有7-8家電視臺正在關注3D技術的發展情況,已經或將在立體電視節目或者立體電視頻道方面做一些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