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的舉辦,不僅聚集了世界各個國家最先進的技術,同時也集合了大屏幕顯示市場最先進的技術。每位游覽世博園的游客不僅足不出戶即可周游世界,更可以通過先進的顯示設備來了解各個國家不同的歷史和文化。
邊緣融合技術打造的“地球”
在世博這場秀場里,投影及邊緣融合技術成為最出彩的表演者。邊緣融合技術其實就是將一組投影機投射出的畫面進行邊緣重疊,畫面的效果就象是一臺投影機投射的畫面。它比普通的標準投影系統具備更大的顯示尺寸、更寬的視野、更多的顯示內容、更高的顯示分辨率以及更具沖擊力和沉浸感的視覺效果。
邊緣融合技術打造的“地球”
也正是由于邊緣融合本身所具備的眾多優勢,讓它成為世博許多場館里的主角。比如像中國館的《清明上河圖》,就是使用12臺投影機拼接融合,投射在長128米,高6.5米的立體轉折屏幕上,利用如此之多的投影機,在不規則的屏幕上實現完美結合,投影出了完美的藝術效果。
邊緣融合技術在世博的應用
世界氣象館的內部也充分應用了大屏幕顯示投影解決方案,“4D影院”、“氣候變化長廊”、“小球大世界”等顯示方案,均是將多臺投影機側身垂直角度安裝,拼接顯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的“電梯演示方案”,大屏投影拼接系統出色的表現讓將投影機的應用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在世博地球館中,同樣使用十幾臺投影儀打造出來的直徑為60米,高近10米的“球冠”,在這個“球冠”的四周,十幾臺投影儀同步播放著地球故事,這是一個關于生命的悲劇。在碩大的“球冠”上,人們看到了地球沙漠化的整個過程,聽到了地球的嘆息和物種消失的腳步,當地球表面一一龜裂,暗紅色的巖漿肆意流淌時,人們一定會有所醒悟,一定會更加珍惜生命,關愛地球家園。
邊緣融合技術在世博的應用
其實這都是邊緣融合技術的功勞,因為當用兩臺或者多臺投影機組合投射一幅畫面時,就會產生有一部分影像燈光重疊,所以屏幕上就會出現一條明顯的亮帶,而影響觀看效果。有了邊緣融合技術之后,這些問題就都不存在了。
邊緣融合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把多臺投影機重疊部分的燈光亮度逐漸調低,使整幅畫面的亮度一致。說得通俗些,就像是凹凸鏡能使人像變形,而球幕影院的矯正技術就是對光線進行“手術”,讓這種變形變得肉眼無法發現。除了向我們展示壯麗的畫面以外,這一技術在未來醫學、影視、展覽等多個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