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模擬攝像機+DVR的模式向以網絡攝像機為主的全數字化模式轉換是視頻監控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可能很多模擬攝像機廠商還在質疑網絡攝像機市場到底行不行,或持觀望態度繼續等待。但目前這種論證已無必要,因為市場已經非常明朗,主要基于如下幾個理由:
1、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互聯互通是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必然規律。不同系統之間經濟要素的流動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率。比如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獲得經?濟三十年保持高速發展,而2009年炒的最火熱的物聯網的實質也是通過互聯網將各個物體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形成一個“智慧地球”。對安防行業來說,用戶也需要一體化的解決解決方案,比如實現視頻監控系統與報警系統、消防系統、自控系統的整合,降低系統部署和維護成本。
2、模擬攝像機+硬盤錄像機的監控模式無法滿足市場對互聯互通的要求:首先目前以硬盤錄像機為核心的監控系統是一個封閉式系統,是一個安防孤島,不能跟其他管理系統進行信息流動。另外,這種模式將圖像采集、數據存儲、監控管理混為一體,一旦因地震或火災、被盜等事件導致設備損壞,數據無法恢復,因此數據可靠性不高。另外這種封閉式模式使得系統擴充很困難。眾所周知,硬盤錄像機需采用多塊硬盤來擴充存儲容量,但是硬盤越多,系統將越不穩定,特別是現在的監控系統規模越來越大,數據量越來越多,采用硬盤錄像機這種方式很難實現設備和數據的統一管理。
3、網絡攝像機基于互聯網的基礎協議--TCP/IP協議,這是一個開放、透明的基礎協議,就像學會了英語可以在全世界通行無阻一樣,只要支持TCP/IP協議,可以讓數據通過公共網絡進行分發、交換、復用,用戶能隨時隨能進行監控、管理,并且可以讓監控系統與其他系統無縫對接。比如將一棟大樓的監控系統與消防系統、自控系統、通信系統統一部署在以太網上,大大降低布線成本。利用網絡架構,可以實現系統監控、管理和存儲與現場的異地分離,提高系統可靠性,比如將監控點布置在汶川,將數據存儲服務器放在上海,這樣即使發生地震,也能保證數據完好無損。另外,現有的DVR模式清晰度已經達到極限,要提供圖像清晰度,滿足用戶需求,使用網絡攝像機是最佳解決方案。
4、各大媒體、廠商紛紛在大力推廣和炒作網絡監控產品,盡管網絡監控可能還面臨許多問題,但是在大家的鼓吹下,用戶的心態會發生變化,“喜新厭舊”心理使大家紛紛選擇網絡監控為系統搭建的第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