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LED光源DLP拼接墻技術具有領先的優勢,但是一項先進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總不會一帆風順,用戶了解和接受一個新技術需要一個過程。目前,LED光源在DLP拼接墻產品上的應用還處于“試水”階段。
國內LED光源拼接墻產品雛形的出現是在2009年年中。這一時期廠商主要展示的是應用樣機、光機模型和研發理念。在2010年,國內市場主流的規模性DLP背投影拼接墻企業才開始真正進入LED光源商用化的實踐階段。巨洋、GQY、三菱、威創、巴可等企業紛紛推出了LED光源的DLP拼接墻解決方案,將LED光源作為DLP拼接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在這一點上業內企業幾乎沒有分歧。但是對于LED光源能夠帶給DLP拼接市場的商業價值,不同企業的認識卻不一樣。
部分行業內企業表示,雖然DLP拼接顯示墻傳統技術產品維護頻繁,但是一方面頻繁的維護和耗材更換為產業提供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國內某著名投影LED光源供應商向投影時代表示,據該公司與眾多市場客戶接觸,包括國際巨頭企業在內都對LED光源產品可能蠶食傳統DLP拼接墻市場利潤一事抱有極大的戒心。這也是這些企業將LED光源DLP拼接墻產品的價格定位過高,賺取超額利潤的原因之一。
另據研究表明,LED光源技術對DLP拼接單元的實際成本影響非常有限,往往在10-45%的范圍內。因此,如果市場主要LED光源產品售價高達傳統產品兩倍左右,那么廠商的實際利潤水平將提升2-5倍,客戶因維護少、免燈泡耗材更換等LED技術的優勢而得到的附加值全部被企業的高定價策略所消耗。
技術進步沒有讓最終消費者獲利,反而使得廠商利潤大漲,這樣的事實造成了目前DLP拼接產業中LED光源產品的意義更多還停留在“向客戶展示企業研發形象”的基礎上。部分國際巨頭在應用案例上也僅僅是實現了實用化的突破,并沒有形成規模性的客戶群。
國內LED光源DLP拼接投影單元市場自09年啟動以來,經歷了啟動期的一陣火熱之后,市場格局如何進一步突破成為了整個產業不得不深刻思考的問題。Pjtime.com分析認為,其市場發展的速度將取決于廣大廠商對這一產品的推廣的熱情度、規模化生產成本的控制以及不斷投入研發持續改進產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