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夏普中國董事長菅野信行給南都記者的新卡片新增了新頭銜———中國本部本部長,據其介紹,夏普海外業務架構一分為四,以更好地運作當地市場。
夏普的變陣緣于各地市場的新變化。菅野信行近日亦表示,夏普計劃將其在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份額提升到10%以上,從而成為在華最大的液晶電視外資企業。就在去年夏普十代線新廠也終于投產,這一最具“集聚性”的工廠也是夏普征戰液晶電視產業的依仗。
業務架構變陣
“我們公司4月1日重新設立了一個中國本部”,菅野信行告訴記者,另外還設立了美洲本部、歐洲本部、新興市場本部。
夏普此前是由日本總公司來統一地管理海外事業,菅野信行表示,目前世界各國經濟形勢不盡相同,比如歐洲出現了金融危機,中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總公司一元化地管理全世界的經營思路不再合適。“我們要在2010年實現上年兩倍的銷售目標,努力擴充產品陣容并擴大銷售渠道。”據菅野信行介紹,目前夏普在華銷售以沿海主要城市為主,有5200家銷售網點,計劃今年拓展內地市場,將銷售網點擴大到10000家。
昨日,夏普還在國內推出了四色技術液晶電視,這一變革性產品的推出得益于其上下游貫通的產業鏈建設,在日本大阪的夏普堺工廠已開始生產四色面板。
十代線垂直整合降成本
夏普位于大阪的綠色前線堺工廠是目前唯一的一家投產十代母板線的工廠。記者在堺工廠看到,工廠率先采用基板尺寸為2880m m×3130m m的第10代玻璃基板,生產能力為72000塊每月,初期為36000塊每月。比較獨特的是,堺工廠是由19家企業組成的虛擬公司,其目標是通過上下游垂直整合,進一步降低成本。據綠色前線堺企畫推進中心所長森拓生介紹,玻璃基板供應商美國康寧、彩色濾光片供應商大日本印刷以及電力供應商關西電力等等企業都加盟虛擬公司,“比如康寧,他們負責生產建設自己的工廠,將產品供應給我們。”在其看來,這種虛擬公司是必需的,到了第十代,玻璃基板只能通過傳送帶運輸,汽車等運輸方式并不適用。
記者在現場看到,玻璃基板制造從硅原料的投放開始,生產出的玻璃基板將通過廠內搬運,送往T FT生產線以及彩色濾光片生產線。彩色濾光片、噴墨印刷等諸多環節都在堺工廠完成。據業內人士介紹,這是世界上集聚度最高的液晶面板線,產業鏈上幾乎所有企業都納入其中。“中國國內鮮有這樣做的,有政策審批、經濟產出保證等等多方面的原因,”
盡管各個企業各自投入建設工廠,19家公司的能源、水等消耗由工廠內綜合能源管理中心統一管理,據介紹,這比各自運營節約20%的資源。而且利用尖端IT供應鏈管理系統,從生產計劃到出貨整個供應鏈流程可共享信息,實現高效生產。
資料顯示堺工廠總面積為127萬平方米,總投資規模達到1萬億日元。夏普方面表示,液晶面板工廠夏普的投資在4300億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300億,公司希望能在五年內回收成本。
“我們用了短短3年時間就把第8代做到了第10代。”森拓生表示,一個背景是市場對液晶大畫面的需求突然放大,那么根據市場的需要,夏普可能接下來做12代,生產70英寸和80英寸的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