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亞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一批智能公交電子站牌,正被運往河北滄州安裝投用。這批電子站牌系統可以顯示各路公交車到站距離信息,并有播放新聞、天氣預報等便民信息功能。這意味著,乘客在設置這些站牌的公交車站等車能夠一目了然,而且沒那么乏味。
各地處于試點推廣階段
在位于溫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創業園的亞通公司里,記者看到了這種智能公交電子站牌。該公司董事長胡一帆告訴記者,這種站牌的外形、功能等可以根據相應城市的美觀需要定制。目前,該公司站牌系統已經升級到第三代。
從表面上看,智能公交電子站牌只是一臺電子設備而已,其關鍵還在于后臺系統。該設備后臺集成了GPS城市公交監控調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數字告示系統等三大系統。
說起研發該站牌系統的緣由,胡一帆說,市場有需求,而且市場很大。2008年,亞通通信公司與國內一家著名公司合作,開始研發智能公交電子站牌。“除研發投入外,關鍵的還是市場開拓、后期調試及后續維護。這些正是合作公司的強項。”
亞通研發的首批智能公交電子站牌,自從2009年在北京房山區安裝投入使用后,目前已在河北保定、滄州等城市相繼安裝投用。廣東惠州的智能公交站牌系統也已進入設計階段。胡一帆說,一年來公司已在幾個城市安裝了100多臺智能公交電子站牌。目前各地還處于試點推廣階段,基本上各地都先安裝幾十臺試用。一旦試點完成,全面推廣,那市場將非常大。一般大城市都有上千個公交站點。
據記者了解,目前智能公交電子站牌在國內還未普及,只在杭州、武漢等城市較為多見。國內也有一些公司在研發推廣該項目。胡一帆表示,安裝智能公交電子站牌對一個城市來說是很大的市政項目,不僅投入大,而且涉及面廣,涉及道路開挖等,所以要推廣需要時間。據介紹,一臺智能公交電子站牌需要10萬元左右投入,如果一個城市安裝幾百個站牌,就需要投入幾千萬元。
便利自助系統是優勢
相比其他同類業務的公司,胡一帆說,亞通的最大優勢是可以整合更多的便利自助系統。因為亞通本身就是以開發自助系統見長的,比如在公交站牌上安裝一些自助充值產品,能夠自助查詢充值公交卡、水電費,查詢電子地圖等,使老百姓在等車的同時24小時享受便民服務。同時,亞通還開發出站牌的防盜、防水、設備自動調控溫度等功能,并申請了相關的專利。
科技產品和溫州傳統產品比起來完全不同,產量雖不大,產值卻不低。胡一帆介紹,賣一件服裝一般是幾百元,但賣一臺自助設備最少也要上萬元。事實證明,科技化道路確實給亞通帶來了可觀的回報,2006年亞通成立時的月均產值為22萬元,2009年的月均產值達200多萬元,人均年產值5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