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關村內,標榜科技創新的企業為數眾多。然而,真正能夠在其所屬行業成為市場佼佼者的則屈指可數。如何將創新的概念,與企業的具體經營有機結合,并產生出化學反應,發生質變,真正推動企業經營前進,已經成為研究企業創新戰略最關鍵的課題。
帶著這樣的問題,投影時代記者組走訪了位于北京中關村國家科技創新核心區內的,全國數字告示領域真正入行最早、業務規模最大的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企業“慧峰”,并與慧峰產品部總經理呂花女士分享了慧峰成功的經驗。
無心插柳柳成蔭
呂總首先向我們介紹了慧峰進入數字告示產業的發展情況。呂總表示,慧峰建立初期并不是一家數字告示企業: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出現數字告示這樣的概念。2001年慧峰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與北航的老專家一起開發“維客計算機遠程控制系統-Wisecontrol”。這一系統主要是一些底層的通信控制、對復雜網路環境的智能干預和遠程可管理系統的基礎技術平臺。
呂總表示,慧峰維客計算機遠程控制系統-Wisecontrol當時主要瞄準的是國內市場空白,國際領先的一個底層基礎支持領域。但是,隨著慧峰客戶數目的增長,客戶針對慧峰出色的系統設計和軟件開發能力提出了許多嶄新的“應用層面”的需求,其中就包括今天的“數字告示”。
在慧峰優秀的底層通信、加密與控制技術積累的基礎上,04年,慧峰就已經形成了完整數字告示解決方案體系。這時慧峰還為其嶄新的數字告示應用系統起了一個嶄新名稱“大屏幕顯示系統”——講到這里呂總特意向我們解釋道,這個大屏幕于今天的大屏幕并不是一個概念,“在當時32英寸的顯示屏就已經稱得上大屏幕了”。
此后,通過對國外同行的了解,慧峰還率先將數字告示、數字標牌、數字媒體發布系統等嶄新的名詞引入了國內市場和產業,并成功開拓了銀行、通信、政府、餐飲酒店、教育等眾多市場領域。
無心插柳柳成蔭:呂總告訴我們,與那些在04年、05年起步,甚至是08年、09年才進入數字告示市場的企業比較,慧峰算是“無意中”打開了中國數字告示的產業的大門。目前,慧峰無論在是總計工程數量、累計銷售額、還是單體工程規模上都保持國內數一數二的地位。甚至這種優勢,還導致了近年來部分廠商假冒慧峰產品“坑害客戶”的行為。為此,呂總特意提醒那些慕慧峰之名而來的客戶,一定要準確核實當地的服務商是不是真正提供了慧峰“原廠”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