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信息化進程的加速、基礎設施的大規模興建、政府對安防領域的高度重視,國內大屏幕拼接系統行業獲得空前的發展機會。咨詢(AVC)研究表明,2009年大屏幕拼接系統工程成交量達到7.2萬屏,同比增長29%,預計2010年大屏幕拼接系統成交量增幅將超過30%,成交規模達9萬屏以上。
拼接墻的主要分類
拼接墻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種類繁多,按其工作原理可分為CRT(陰極射線管)拼接墻、DLP(數碼微鏡)拼接墻、PDP(等離子)拼接墻、LCD(液晶)拼接墻等。其中CRT拼接墻是問世最早、應用面最廣的拼接墻產品,但由于其操作復雜,體積較大,已走向衰落,只是由于用戶的使用習慣,所以還具有一定市場。而PDP等離子在用于安全防范領域或需要長時間顯示靜態圖像與圖文時,易產生殘影甚至燒屏,且亮度衰減較快,可靠性較低,價格昂貴,其無法克服的缺陷已嚴重阻礙了其在商業的應用。就目前來說,安防監控領域最常用的大屏幕拼接墻為DLP拼接墻與LCD拼接墻。
DLP與LCD
DLP背投拼接系統采用全數字化信號處理技術,以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即數字微鏡器件)作為光閥成像器件,采用數字光處理技術調制計算機和視頻信號,驅動DMD光路系統,通過投影透鏡獲得大屏幕圖像。
LDP顯示器作為大屏拼接領域的開拓者,最早進入了這一戰場,近幾年來,DLP拼接系統依靠成熟的技術一直獨占鰲頭,其大尺寸、拼縫小、能夠長時間顯示靜態圖像等一系列優點吸引著眾多用戶。DLP拼接系統具有成熟的產業鏈、工程商及渠道商眾多、客戶面廣等優勢,2009年占據64%的市場份額。但是,由于DLP顯示器的色彩與亮度不均勻、產品功耗過大、占用空間多等問題一直未能取得有效的突破,隨著液晶(LCD)技術興起后,DLP技術正面臨著壽終正寢的局面。
LCD幕墻是繼CRT、PDP、DLP之后興起的又一個幕墻拼接產品。其是液晶顯示技術和投影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利用液晶的光電效應,通過電路控制液晶單元的透射率及反射率,從而產生不同灰度層次及多達上百萬種色彩的靚麗圖像。
近年來,LCD顯示應用不斷拓展,LCD拼接產品的出現,令大屏拼接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LCD以其所具備的高清晰度、寬可視角度、高亮度、長壽命等優點已逐漸吸引用戶眼球,使其在大屏幕顯示應用領域逐漸顯示出上升之勢。短短數年的時間,LCD產品就占據了多達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三星超窄縫拼接液晶顯示器——UT系列受到用戶好評,更憑借獨有的價格和產品優勢拓寬了液晶大屏在安防領域的應用。然而,LCD并非近乎完美。
LCD自身的缺陷
“無縫”并非真正無縫
雖然2009年上半年7.3mm液晶拼接墻出現,下半年,三星實現了最低整機6.7mm的雙邊拼接接縫,但是液晶屏是整塊的成型加工方式,屏的四周必然無法消除用于起到密封作用的邊框結構,2.4毫米邊框設計雖然肉眼幾乎觀察不到,但卻基本無法實現真正的“無縫拼接”工藝,因此,“無縫拼接”只是它的美稱而已。
尺寸小單元成本高
在超大工程中,LCD拼接經濟的單元尺寸是46寸,而DLP有50、60、67、80寸等不同的規格可供挑選,這導致實現同等尺寸顯示畫面,液晶拼接使用單元數要高于DLP產品很多,也意味著產生較多數量的拼縫,同時需要的處理器性能要求也要高一些。針對液晶屏,大的尺寸的成本極高,108英寸的液晶顯示器目前的市場售價是150萬人民幣,這種產品的性價比在目前顯然不是一般用戶所能接受的。
除此,還有暗邊現象、殘影現象等。
LCD的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09年底,國內從事液晶拼接產業的企業數量,較08年同期幾乎增長了一倍,以三星DID技術為主導的液晶拼接墻產業正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液晶拼接市場的逐步成熟,不僅表現在產品技術的進步上,也表現在市場應用的突破上。
然而,作為拼接墻技術的后起之秀,LCD目前并沒有占據市場的主流。有這么多優勢,有這么多突破,為什么LCD沒有迅速成為主流呢?
為此,慧聰安防網特別訪問了在該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安立信。據該公司的市場總監盧奇透露,整個市場有點混亂。目前,主流企業控制著市場價格,由于上游面板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實力、預期銷量、甚至是積壓承受能力,這將決定一個企業擁有多大的談判籌碼。一些資源少、品牌小的企業可能面臨無DID屏可下鍋的窘迫境地;另一方面,由于是新出之輩,用戶對LCD的認真度不高;再加上原材料價格高,目前液晶拼接墻還不會普及。
雖然短時間內LCD拼接墻還不會普及,但是,盧總監強調,由于技術的純熟和它自身的優勢,大屏幕液晶拼接墻將成為市場主流,這是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