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經濟危機,大環境仍然“寒意料峭”,然而從3月27日結束的美國國際安防產品展覽會中我們仍然得到了積極信號,安防產業逆勢增長,中國將成為國際安防產品的制造中心。
在此次美國國際安防產品展覽會上,中國參展廠家近200家,僅次于美國。而深圳作為國內安防產品聚集地,這次來了八十多家企業。主辦這一展會的英國勵展博覽集團國際銷售總監大衛·托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對來自深圳等中國城市的諸多中國安防企業參加展會感到榮幸,他們用自己生產的高質量產品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展開競爭。中國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繁多,在技術、營銷、品牌推廣等方面正與世界主要企業取得同等地位!
據了解,此次展會上,安防產品“中國制造”又成為了海內外關注的焦點,這意味著中國制造產品在海外市場上得到認可,這一信號也給予了國內安防企業極大的信心與鼓舞,或許安防企業在海外市場“如魚得水”之日并不遙遠。
“中國制造”成中國安防產品標志性印記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抓住了經濟發展的機遇,用30年的時間,完成了別國需要100年或200年才能完成的事情。這個奇跡最重要的表現就是“中國制造”像潮水一般涌到了世界各地,尤其是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中國制造”業已獲得世界市場的共識,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
在當今貿易世界,又存在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美國人在賣專利,歐洲人在賣技術,中國人在賣產品。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背后,中國制造產品又時不時的面臨尷尬。雖然“中國制造”滿世界可以見到,但如果還一如既往地要仰仗發達國家敞開國門接納自己生產的產品,那么,銷售市場要維持強勁增長的態勢就不再可能。
身在安防話安防,因為地緣優勢的原因,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安防企業集中在珠江三角地區,其中以深圳地區最為集中。盡管近年國內安防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總體上,規模小、風險抵抗能力低仍是目前大部分安防企業的共同特征。由于國內安防業的門檻并不高,因此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冒出,其中不乏有短期行為者。這恐怕也是國內安防業魚龍混雜的主要原因之一。嚴格意義上說,目前中國安防行業乃至其他行業,其生產的產品更多地停留在“加工廠”、“生產車間”階段,并不能稱得上是完整的制造產業。因為多數企業還處于產業鏈中低附加值的底端,只知道貼牌生產,卻不占有創意、設計、銷售等環節,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使得中國安防制造業難免落入尷尬。
中國創造--中國制造的華麗轉身
在此次展會上,業內人士坦言,中國與國外產品在核心技術上還是有一定差距。“其他地方都差不多,差就差在芯片上。中國能成為國際安防產品的制造中心,但一些高技術、高利潤的產品,中國太少!
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觸碰了國內安防企業那根緊繃的神經,驚醒了“中國制造”之夢。“世界工廠”在把中國制造業捧上世界的同時,也給予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中國制造”并非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競技世界舞臺的最大砝碼,“高技術、高利潤”產品乃是中國安防企業的軟肋。要扭轉這一劣勢,就必須做好自主創新,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將中國企業從“生產車間”變成“創新發明中心”,中國創造成為了安防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立足的必經之路。
在去年胡錦濤總書記珠海考察之時,對考察企業乃至中國企業提出希望,希望他們聚集更多優秀人才,不斷提高研發水平,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作出更大貢獻。
在今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公報工作報告中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這一論述讓我們認識到中國創造之路時不我待。
中國創造大方向的確定為國內安防企業乃至其他以制造為主的行業指明了方向,也為安防業“中國制造”的華麗轉身奠定了基礎。
中國創造之路到底還有多遠
兩會中,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知易行難,但再難也要轉變,問題是怎么轉變!
從意識形態上,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不能光靠外國尤其是發達國家來消化“中國制造”,應該認真謀劃如何開拓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另一方面不能沾沾自喜于“世界工廠”地位,應該著力思謀“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經濟轉型的出路和模式。當然具體來看,可分為:
政府營造品牌發展的社會氛圍
安防行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目前來看肯定需要走很長的路,政府應該營造利于自主品牌發展的社會氛圍,首先,輿論導向進一步加大支持民族品牌、支持自主創新的力度。關注、報道民族品牌自主創新成果,為推進自主創新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同時,對于那些假冒偽劣傷害消費者利益的,要堅決曝光和打擊,既有效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又維護了民族品牌的形象。
企業走自主創新、強化品牌之路
自主創新是相對于技術引進、模仿而言的一種創造活動,是指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的核心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新產品的價值的過程。自主創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也是企業的活力所在、生命所在。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加大了產品的研發力度,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設。在安防界內也涌現了一批“以創新為主、加大核心競爭力”的研發型企業,如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志列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他們有很多的專利,生產的產品有百分之百的自主知識產權。智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承志將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作為2010年的新目標。由此可見,“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華麗轉身,國內安防企業早已有人試水。
“春江水暖鴨先知”,正是有了一大批自主創新安防企業的大膽試水,“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之路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