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并提出“建設電影強國”的產業發展目標。其中,明確要求要用科技創新的力量促進電影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尤其強調了在放映和發行市場上,科技力量的重要性、新型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對電影產業變革的巨大影響。
近年來,全球電影行業面臨著由傳統標清電影,向現代的高清電影過渡的趨勢。無論是電影院線市場,還是家庭放映市場,對大屏幕、高清晰度電影欣賞的需求均在快速增加。消費者對大型電影,高畫質、高沖擊力、高清晰的需求已經成為主導未來電影市場創造方向和發行技術的關鍵需求之一。
據統計,目前國內家庭滿足高清晰度大尺寸畫面回放的高清和全高清大屏幕液晶電視普及程度已經達到一成,總量超過4000萬臺。但是,與此相對應的家用高清電影播放設備的市場保有量卻低于100萬臺。無論是硬盤式高清播放機還是新興光碟是的高清播放設備的普及程度均低于市場需求。
為什么國內高清播放設備普及緩慢呢?目前,以索尼為代表的藍光BD碟機的市場售價和TCL、新科代表的HBCD產品市場售價價格已經下降到1500元,甚至更低。在碟片價格上,CBHD最低只有28元,BD也有四十多元的超低價產品推出。同時,碟片市場BD還擁有大量的十幾元的盜版碟片可以選用。
此外,最新推出的更低版本的高清碟機設備AVS-DVD碟機的售價只有七八百元,碟片的售價在十元到二十多元不等,其價格已經與傳統的DVD產品卻別不大。
與光盤載體高清播放設備價格持續走低一致,硬盤式的高清播放機產品價格也在快速下降,據統計其09年全年價格下滑超過四成,部分地段產品售價不含硬盤已經低于600元。消費者只需要花費一千多元的價格就可以得到一套完整的高清硬盤播放機產品,實現高清晰電影節目的欣賞。
在家用高清播放設備的內容載體和播放硬體售價持續下降,已經下探到傳統DVD產品1.2倍到2倍的價格空間的基礎上,高清播放市場依然啟動緩慢,消費者信心消費者不足的根源,早已經不再產品的售價上:在家用高清市場誰掌握內容誰才最終擁有話語權,而目前的格局是國內市場BD、CBHD、AVS-DVD、以及硬盤播放機誰都沒有能很好的掌握“內容話語權”。
據統計,09年國內全年的故事片產量較2008年增加了50部,達到456部,同期我國還生產動畫片27部,紀錄片19部,科教片52部,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供電視播映的數字電影110部。電影市場09年總計新片量超過六百部。面對電影市場巨大的制作量,國內藍光BD、HBCD、AVS-DVD等高清碟機產品的總計片源數目之和上不足千片,兩者數據擁有極大的落差。
事實上,高清碟機也罷,硬盤播放機也好,消費者購買這些產品是用來欣賞內容的,尤其是欣賞當年的新內容的。而國內家用高清播放發行卻遠遠趕不上消費市場的需求。以上的對比數據僅僅是國產電影,此外還包括主要的場館話劇、歌劇、演唱會,重要的體育賽事,重大群眾活動,知名的電視品牌欄目等均是家庭高清娛樂欣賞的內容源。如果計算這些內容的產出量,消費者可以明確的看到,自身接觸到的內容源只有極少部分會被編碼成BD、CBHD、AVS-DVD、硬盤播放機用片源。
目前國內高清家庭娛樂市場呈現出,滿足高清播放的電視機量巨大,同時家庭擁有高清播放機產品數量渺小;有需求高清化的內容產品數量巨大,實際高清化的內容產品缺乏;高清播放設備,無論是硬盤式的還是光盤式的其硬體和內容載體售價已經下降眾多,但是高清內容的總量卻增長緩慢……這些方面的矛盾的核心集中在內容廠商在內容高清化的努力上動力不足,進而使得消費者在選擇高清播放設備的時候,容易被內容瓶頸阻嚇,并放棄或者延緩購買。
分析認為,對高清內容市場的拓展具有決定作用的是“電影新片”市場。如果BD、CBHD等高清載體形式能夠基本做到高清內容發行與“新片”一致,不僅可以迅速彌補消費者在高清內容需求上的空擋,同時也會產生巨大的額外“宣傳”效益。
本質上,現代商業化的電影產品是一種快餐文化。能夠經受住時間檢驗,長盛不衰的作品僅占電影創作量的不足十分之一。這種現象導致了搶抓新片發行市場對任何一種家用高清播放標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普及型家用市場,雖然高清的載體和表現形式能夠讓陳年老片出現新的看點和新的商機,但是比較新影片普遍具有的新引力,老片的價值必然大打折扣。
新片上市,意味著電影制作發行一方會有密集的輿論造勢,電影院線的集中放映,并形成巨大的社會效應。09年在《建國大業》《阿凡達》等影片的上市上這一點表現的非常完美。在眾多影迷的集體追趕,如果家用高清版本碟片能夠與DVD版一樣迅速發行,其市場價值將顯著高于傳統的老片的高清化翻新,同時也可以成為某種家用高清播放標準市場“曝光”和“輿論宣傳”的焦點。
新片市場的快速高清化發行也是國外市場推動高清BD碟機產品市場普及的重要經驗。據了解,目前好萊塢幾乎所有商業大片都會進行BD和DVD的同步發行。這一點非常值得國內的家用高清播放機產業從業者借鑒。雖然在產業成長早期,這種方式意味著巨大的投入,但是如果不這樣操作,市場將陷入長期的增長疲軟,并不利于產業標準的最終確立。
09年,國內BD和CBHD兩大高清碟機標準的一條龍的內容產業鏈,包括編碼轉換、母盤復制已經基本成型。同時,國內電影產業的發展也經過多年摸索正式進入快車道。種種信息表明,2010年,不同標準之下的家庭高清播放產品對“新片”內容的爭奪將進入高潮。而這場“新片內容”爭奪之戰的勝負也將決定哪一個家庭高清播放標準能夠“主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