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參加過2010年安博會的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高清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地涌出,眾多攝像機的廠家推出了高清的產品,都在向觀眾們展示圖像如何的清晰。
無疑高清的攝像機在圖像細節的表現力方面,是普通標清攝像機無法比擬的,真正實現了回放圖像細節不丟失,對現場的畫面實現真實的還原,這也是讓眾多使用者非常滿意的原因。
高清監控在現實應用中的難題
與傳統的視頻監控相比,“高清”是最大的優勢,再與監控的“網絡化”相結合,好像立刻成了變形金剛無所不能,監控行業中的什么問題都可以解決了。但通過一年多的市場推廣,以及在各個領域中的項目應用,都不免會遇到以下幾類問題:
1、傳輸方面
通用的高清圖像一般會選用720P或者1080的解決方案,如果要達到很理想的圖像效果,就需要4M和8M的網絡帶寬,如果一個系統當中要有幾百個點,那整個網絡的數據流會相當大的,并且視頻流是實時的數據流,會持續給網絡相關的交換設備造成持續的壓力,這需要在網絡規劃方面做好充足的功課。
2、存儲方面
上一個問題提到了數據流龐大的問題,如果數據匯聚到中心或者各個節點進行存儲,對中心入口帶寬的壓力以及存儲容量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3、顯示方面
眾多的高清廠家只是將注意力放在了前端攝像機的像素上,而忽視了或者無法提供在控制中心上高清幕墻的解決方案,只能圍著PC機的屏幕來觀看所謂的高清圖像,無法將高清的圖像獨立的在大屏幕上顯示。
4、管理方面
許多高清廠家還是按照傳統模擬攝像機的思路來做高清攝像機,買來現成的硬件解決方案,采用第三方提供MPEG4的標準算法,只是提供一個網絡接口,簡單的進行一下數字化,至于后面平臺如何對攝像機的硬件以及數據流進行管理,由于自己沒有那些底層的核心算法與技術,根本就無法實現。
5、夜間成像
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實現高清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一旦應用在光線較弱,或者需要夜間監控的時候,高清就成了英雄無用武之地了。由于大部分的高清攝像機都采用CMOS傳感器,其對光線的靈敏度較低,即使是采用百萬像素CCD的傳感器,也要比普通的低照度CCD靈敏度也要低許多。到了夜間就是漆黑一片,而我們監控大部分所要防范的時間段恰恰又是在夜間,這樣就會使期望值很高的視頻高清系統成了一個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