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彩電市場的更新可算是方興未艾。從去年LED還算是初出茅廬,今年面對著3D電視已經有著“學長”氣質了。而時值年末,智能電視又在谷歌與蘋果的帶動下粉墨登場。原本單純地被貼上“受眾”標簽的電視觀眾,如今也可以利用新的形式展開互動。有谷歌專美于前,國內彩電巨頭康佳、海信、創維等也不甘落后,幾大彩電廠商第一時間宣布將智能電視作為下一段經營的重點。智能彩電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12月2日,創維數碼與聯發科聯合宣布成立智能3D引擎研發實驗室,并將實驗室落戶深圳。而與聯發科共同控制全球電視芯片超過7成份額的臺灣晨星中國區總經理林永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點出了此舉的原因,彩電廠家希望借助智能電視應用,徹底走出過往僅能以來顯示屏和外觀變化的同質化競爭泥潭。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楊文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2010年轉型最快的彩電企業是最成功的。”
TCL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廣州歡網聯席CEO梁鐵行指出,產品及功能差異化是彩電廠家一直在尋找的競爭基礎,當彩電廠家進入智能電視時代后,顯示屏幕可以形成的差異化競爭空間很少。相反,智能電視應用可以形成的差異化空間潛力巨大,“所以每個廠家都希望自己的智能電視走出完全不一樣的應用路線。”
雖然智能電視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然而智能電視的標準卻遲遲未能確立。康佳全球多媒體研發中心產業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榮瑋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0年是三網融合試點年,智能電視的推出順應了時代發展,“各界都在關注智能電視的發展,然而目前制約智能電視發展的并非技術、產品等硬性因素,而是行業標準的相對滯后。”
在不久前舉辦的“智能電視產業展望論壇”上,行業報告預測明年國內銷售的兩成平板電視將實現“智能化”。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監測中心主任張素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雖然業界對智能電視的定義并未最終確定,但人機交互將是智能電視與傳統網絡電視的重要區別,因為網絡電視僅具備基本的操作界面、配有簡單軟件系統。
即使如此,智能彩電的銷售預期各方均很看好。臺灣拓璞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乘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1年液晶電視產品仍舊是以智能電視、3D電視與LED電視為電視品牌廠銷售的主力產品。
武漢國美電器總監吳恒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電視近幾年發展迅速,電視逐漸與3C類電器掛鉤,說明整個行業已經更新換代,市民的購買行為也在改變。明年的家電市場上,高端的智能家電將有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