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位于廣州亞運城的主新聞中心(MPC)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是亞運會歷史上最大的新聞中心,也是廣州亞運會注冊記者工作的大本營。廣州亞運會主新聞中心主任、廣州亞組委廣播電視與媒體服務部副部長任天華在昨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目前廣州亞運注冊媒體人員已達9585名,注冊媒體887家,這個亞運歷史上最大的M PC將服務近萬中外記者。
坐地鐵4號線,從海傍站出來就能看到一棟方正但不失動感的建筑,這就是廣州亞運會的主媒體中心。這里總共有四層,一層為主新聞中心,二至四層為國際廣播中心,賽時這里將成為亞運會新聞大戰的“主戰場”,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近萬名中外記者。
據任天華介紹,截至11月7日,廣州亞運會注冊媒體人員共有9585人,注冊媒體887家,其中平面媒體(含非持權)機構871家,3269人;持權轉播商15家,3049人;主轉播商1家,3267人。“廣州亞運會主新聞中心從11月1日起開放,11月6日開始每天24小時運行,對于我們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10月底亞奧理事會傳媒委員會主席蕭威利一行進行了全面評估驗收,認為這里的設施服務規劃能夠滿足媒體的工作需要,符合亞奧理事會的標準。”任天華說。
對于本屆亞運會的電視轉播情況,廣州亞運會國際廣播中心(IBC)主任、廣州亞組委廣播電視與媒體服務部副部長植鏘表示,亞運賽事轉播信號將覆蓋全亞洲地區,預計全球有20億電視觀眾將分享到亞運的激情。
據植鏘介紹,目前主轉播商(GAB)組建了43支公共電視信號制作團隊,直播信號覆蓋了除棋類及帆船外的所有比賽項目,賽時將提供71路公共信號,其中高清24路,包括開閉幕式、田徑、足球(決賽)、籃球(決賽)、排球(決賽)、游泳、羽毛球、跳水、乒乓球、體操、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摔跤等14個項目,總的轉播時數達3000小時以上。
不過由于持權轉播商沒有提出需求,植鏘表示廣州亞運會沒有做3D轉播信號的計劃。
大堂服務區
現場受理記者采訪申請
從東側大門進入主新聞中心,我們先來到大堂服務區。在這里,主服務臺、語言服務臺、交通住宿服務臺、新聞采訪服務臺呈一字排開,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隨時準備提供服務。
據介紹,本屆亞運會在亞運甚至奧運歷史上首次建立了媒體服務移動平臺,你只要在手機上裝上組委會提供的軟件,就能便捷地通過手機查詢最新的媒體公告、媒體班車、賽程安排、場館安排、場館運行、天氣及運動員等信息。
而在語言服務臺,這里的志愿者可以提供多語言的翻譯服務,除了英語、日語、阿拉伯語、俄語和朝(韓)語,還有柬埔寨語、越南語等小語種。
這里的新聞采訪服務臺,是專門受理境內外注冊記者的采訪申請,從11月6日開始至27日起24小時運行,記者可以通過傳真、電話、郵件、服務臺現場等渠道提交采訪申請,原則上,記者們在24小時內就能得到回復。
新聞發布區
提供5種語言同聲傳譯
在大堂服務區的東南邊,主新聞中心的新聞發布區,這里設有大、中、小三個新聞發布廳,其中最大的一個擁有700個座位,可提供英、日、韓、俄和阿拉伯語5種語言的同聲傳譯和交替傳譯服務,中、小發布廳分別設有200個和80個座位,可提供5種語言的交替傳譯服務。
賽時,新聞發布會將為亞奧理事會、廣州亞組委、亞洲單項體育聯合會、各國或地區奧委會和贊助商發布新聞提供場地設施服務。在公告欄上,我們就發現今天這里將舉行4場新聞發布會。
記者工作間
提供媒體租用辦公區域
在新聞發布廳旁邊,就是注冊記者工作間了,這里可容納710名記者同時工作,其中擁有130個工位的攝影記者工作間,還設有專業影像中心。
在記者工作間里,我們可以通過組委會的IN FO 2010系統,查閱到包括運動員簡歷、賽程安排、比賽名單和結果、即時引語、新聞發布和公告、歷史成績、比賽場館信息和天氣預報等內容。
這里還在每天上午、下午的特定時段,提供點心、咖啡和茶,供記者們工作之余免費享用。
而如果媒體有特殊需求,主新聞中心還提供了租用空間,位于主媒體中心外東北側的臨時建筑內,作為專供國內外媒體機構、國家或地區奧委會租用的私人辦公區域。目前,已有美聯社、法新社、新華社、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日本奧委會、伊朗奧委會等22家媒體和機構租用,由奧一網等傾情打造的“南方報業亞運直播室”也設在這里。
商業服務區
可享受15分鐘專業按摩
面對近萬名記者,主新聞中心也提供了全方位的后勤服務,位于主新聞中心北面的商業服務區,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里面有郵局、銀行、旅行社、書報亭、航空票務、通信客服中心、美發室、綜合商店、特許商品店,一個都不少。
此外在商業區旁邊的贊助商展臺,也為記者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插花茶藝展臺,除了可以觀賞插花、茶藝表演,還可以免費品嘗普洱茶;如果你的手機沒電了,沒帶充電器也不要緊,南方電網的展臺還提供各種電壓等級及各種插口的免費充電服務。
■亮點
媒體包
憑著注冊記者的證件可在主服務臺領取亞運媒體包,里面包括文化衫、棒球帽、明信片、亞運徽章等紀念品,還有媒體指南、交通指南、媒體服務移動平臺等采訪必需品。
此外,媒體包里還有一套生活用品,雨傘、電源轉換器、針線包、創可貼等一應俱全,另外考慮到11月份廣州的氣候,組委會還精心準備了一瓶防曬霜和驅蚊水。
休息區
如果你感覺很疲憊,還有一個好去處,在主新聞中心北面的商業服務區內,美發室旁邊設有一間按摩室,在十幾平方米的按摩室內,設有10張座椅,每天20位來自廣州體院體育保健與康復系的學生志愿者,將為記者提供免費的肩頸保健按摩服務,每次15分鐘,只需登記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