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據臺灣媒體報道,英特爾24日在其開發(fā)者論壇上展示了一款面向電視機的新系列凌動芯片,并呼吁開發(fā)者為新平臺開發(fā)應用。
報道稱,凌動CE4100片上系統采用45納米工藝制造,時鐘頻率為1.2GHz,可以完成畫中畫、播放,以及對兩路高清視頻流硬解碼的功能。
英特爾在會上大力推薦其電視策略的各項要素,包括一款新的電視用Atom CE4100處理器、可自動擷取球賽精彩畫面的技術、將PC游戲移植到電視、大屏幕3D影音。英特爾CTO Justin Rattner說:“我已經看到電視的未來。那會需要很大的運算力量。”
特別是3D TV,需要能夠同時傳輸和處理大量影音數據的硬件能力,更別提全新的顯示硬件。在那個領域,Rattner表示,僅管Sony和Panasonic已承諾在2010年推出3D LCD TV,仍有許多部分待努力。他說:“我們在音波沈浸方面已經有很高深的成就。目前缺少的是沈浸式影音、沈浸式畫面的概念。那方面的技術尚未成熟。”
但那些東西即將降臨。Rattner展示一臺由3eality Digital生產、能拍攝現場3D影音的專業(yè)攝影機。另外一家硅谷新創(chuàng)公司HDI,也正在研發(fā)以雷射科技為基礎的3D TV。
至于英特爾仍堅守處理器領域,同時努力說服民眾,電視不該只是用來搜索和觀賞節(jié)目。舉例來說,英特爾希望其處理器能讓民眾與電視互動的接口更精細復雜。藉助與其它x86處理器(如英特爾的主流Core系列)兼容的優(yōu)點,英特爾的電視取向芯片,能相對輕松地執(zhí)行專為Adobe Flash Player所寫的軟件。
英特爾想分食電視這塊大餅不令人意外。Rattner提出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球有120億臺裝置能通過互聯網獲取電視內容,網絡上的影音內容總量多達5000億個小時。
仍待觀察的是,消費者會否積極使用選臺和觀賞之外的電視功能。英特爾數字家庭集團總經理Eric Kim表示,“不要讓我的電視用起來像PC”,是英特爾第一次嘗試跨入電視領域所得到的教訓。他說:“那樣不對,我們試過了。”
英特爾聲稱,觀賞電視的經驗,還有更多可以微調的地方,如挖掘特定節(jié)目的細節(jié)、利用計算機智能去搜索民眾可能感興趣的新題材、玩網絡聯機游戲時同步討論節(jié)目,和分享節(jié)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