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虹對其等離子產業追加了10億元投資,引起業內強烈反響。而記者了解到,在前不久,日立與合肥市政府積極談判,意欲將其等離子生產線落戶合肥。此外,LG也有打算將其生產線轉移到南京。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至今,等離子陣營成員心態越來越開放,同時加大了相互合作,在這種背景下,全球平板顯示產業已經呈現出向中國大陸轉移的趨勢。
記者獲悉,目前中國正在形成成都、綿陽等離子產業集群和以合肥為核心的華東等離子產業集群。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等離子產業配套企業不斷向這兩地集中,暗示著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最適合等離子電視生存的土壤。
另一大利好消息是,中國主管政府部門有意加大了對等離子產業的保護和政策扶持。從去年開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都有意識地推動了等離子產業鏈國產化的步伐,比如給予國內一些做銀電極材料、熒光粉材料、氧化鎂保護膜材料、低玻粉材料、濾光膜等配套企業一定的政策扶持基金,讓他們參與到等離子電視配套產業的研發中。目前國家對等離子產業扶持的政策和項目越來越多,也不斷有一些新企業參與進來。
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孝齊告訴記者,今年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還將有5%-10%的增長空間,主要將會集中在42英寸及以上產品。另外,日立、先鋒、東芝等企業的退出,對松下、長虹等專注做等離子的企業將是利好,其市場份額將會繼續提升。
長虹多媒體(中國)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滕光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中國已經形成世界上最好的等離子產業投資和發展環境。今年不斷有等離子重大行業新聞傳出,說明等離子電視產業是一個有頑強生命力的行業,是前途產業,而不是個別人認為的夕陽產業。
據了解,長虹是國內第一家進行等離子屏及整機制造的企業,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等離子研發和運營經驗。作為國內等離子專業委員會會長單位,今后,長虹將和相關企業加強溝通與合作,真正落實國家扶持等離子產業的政策,共同推動等離子產業的壯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