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前所未有的“面板荒”正困擾著國內各大液晶電視制造商,眼看著一年中彩電銷售最旺的國慶黃金周即將到來,但很多彩電廠家卻因為液晶電視的核心部件面板供不應求而不得不放棄了許多訂單。眼下對于他們來說,千方百計尋找面板貨源似乎比推銷他們的電視更重要。業內人士預計,目前國內液晶電視面板的供應缺口大約在三成左右,這種狀況到年底前都難以扭轉,因此可能會影響到國慶假日的促銷。
“由于面板供應不足,我們現在有大約30%的訂單無法準時交付。”9月12日,廈華電子新聞發言人蘇再泉這樣告訴《新華網》記者。據了解,廈華今年前被臺灣液晶面板制造巨頭中華映管收購,因此其面板供應相對還算有保證。許多彩電企業人士表示,去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業界曾調低了市場對液晶電視的需求量,致使一些面板廠家紛紛關掉部分生產線實施減產,導致面板供應量減少。今年以來,全球特別是中國市場對液晶電視需求的復蘇強于預期,因此出現了面板供不應求的局面。
據了解,液晶面板的供應緊張并非全部源自下游需求量驟增,全球主要液晶面板制造商存在著為彌補去年虧損而有意壓低產能刺激面板漲價的動機。數據顯示,從今年3月份開始,全球的液晶面板價格已經連續上漲了5個月,平均漲幅達到30%。以32英寸液晶面板為例,今年3月份的市場報價約165美元,到上個月則已達到215美元,在短短5個月內上漲三成。
其實面板供應緊張以及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已經在各液晶電視廠家的市場價格策略上有所體現。蘇寧電器有關人士表示,去年底時32英寸液晶電視廠家最低放價甚至跌破了2,300元,但到今年六、七月份時已經漲至2,800元左右,目前行情又有小幅回落,大致在2,600元。“即便這樣,由于小規格電視利潤太薄,廠家有時會出現供貨緊張無法滿足賣場的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