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對于中國傳統的DVD碟機企業來說,生產CBHD光盤和碟機一方面可以規避每臺高達14-17美元的藍光專利費用外,其生產線也只需在原有的DVD生產線基礎上簡單改造,而生產藍光碟機則需引進全新的生產線。
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陸達告訴記者,“雖然索尼、松下、飛利浦三巨頭建立了藍光專利一站式許可聯盟,但是不排除其他藍光專利商再開出新的專利費,所以要生產藍光碟機中國的DVD巨頭依然無法擺脫DVD時代的專利壁壘。”
然而從CBHD產業聯盟的現狀來看,其碟機制造商的成員只有TCL和新科兩家,其他包括步步高、萬利達、德賽在內的幾十家碟機巨頭依然持觀望態度。
德賽集團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中國提出高清碟機產業概念至今已經五年,過去幾年包括EVD、HVD、NVD等很多紅光高清最終都沒有做起來,我們作為終端廠商前期的投入都打了水漂,這次CBHD雖然得到了工信部支持,但是我們還要看市場反應再決定是否出手。”
萬利達市場部有關人士則表示,“畢竟藍光才是國際標準,CBHD在中國市場的優勢能否體現出來,還要看索尼、松下等藍光碟機和碟片價格是否會跟隨調整。”
按照藍光產業聯盟提供的材料,到2009年7月已經有超過20家中國碟機企業獲得了藍光光盤格式授權,而且德賽等DVD巨頭已經率先開始為國外碟機巨頭OEM藍光碟機。
TCL集團則是CBHD聯盟最為積極的推動者,目前TCL家庭網絡事業部又在惠州TCL液晶產業園新成立了一個碟機年產能突破2000萬臺的新基地,其中部分產品將為CBHD碟機產品,而且在TCL集團下設的系統科技事業部建立了專門的CBHD項目組。
李東生告訴記者:“雖然CBHD的專利池還未完全建立,雖然其市場前景也不太明朗,但是要避免重蹈DVD時代的覆轍,CBHD產業鏈的完善是必須邁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