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最近在家電賣場走訪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不少廠商都在標榜自己銷售的新款平板電視具有藍光高清播放能力。高清、全高清的概念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藍光碟機隨著售價的下滑也是最近很熱門的一個產品,那么這些所謂的“藍光高清電視”究竟是什么樣的新產品呢。
等仔細看了幾個廠家銷售員的介紹后,小編發現原來這些所謂的藍光高清電視大都是在液晶電視的基礎上增加了高清視頻播放功能,也就是說只要插入存有電影文件的U盤或者移動硬盤,就是可以直接在電視上觀看大片。而從現場銷售人員的介紹來看,都在標榜自己播放的影片和藍光一樣清楚,因此雖然不是每個廠家都把自己的電視正式命名為“藍光電視”,但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在賣場里其實早就是一片“藍光”的叫賣聲了。
面對現在賣場里一片熱火朝天的情景,藍光高清電視能否真正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產品呢?我們不妨看看制約這種“藍光高清電視”發展的瓶頸究竟有哪些。
○ 片源
不管這些所謂“藍光高清電視”如何變化,小編在賣場聽取各家銷售人員介紹的時候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看大片”。的確現在看片、看美劇已經成為很多年輕消費者的最主要休閑娛樂方式之一,并且這個群體有向更大年齡段用戶擴大的趨勢,相信正式這種趨勢才讓商家認準了“看高清大片”能成為最吸引人的賣點。
但是“能看”和“能看到”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高清片的獲得渠道目前看來還是比較單一的,可以說80%的途徑都需要消費者自己下載,另外20%可以通過朋友間拷貝或者從某些商家購買獲得。因此對于真的買了“藍光高清電視”的用戶來說,如何解決片源的問題是最大的難點。
也許有讀者會說網絡下載是很方便的啊。沒錯,但是別忘了網絡下載影片是需要一定知識門檻的。例如需要電腦的操作知識、下載軟件的操作知識,以及在那些下載論壇的使用積累,硬件方面也需要投入一臺電腦,以及一定容量的硬盤。不過問題的關鍵并不在這,這些藍光高清電視的用戶群并不只是瞄準了那些大都擁有不錯電腦知識的年輕用戶,而是包括了各種年齡段、各種知識層面的普通用戶,這些用戶往往并不具備自己獨立下載高清片源的能力,自然也就不能解決“能看到”的問題。
至于有些銷售人員承諾即使不會下載也可以到賣場免費拷貝,小編在這里并不好去否認其真實性。但是有一點不能忘了,電視機作為一種耐用家電,看片的功能是要伴隨整個使用周期的,長期從賣場拷片顯然不是一個靠譜的選擇,因為商家的這種行為本身就是非法的,此外口頭的承諾也沒有任何實際約束力。這些都是藍光高清電視普及的不利因素。
除了片源問題,擺在藍光高清電視面前的障礙還有一個大頭,那就是正統的藍光碟機和在IT賣場里已經“漫山遍野”的高清播放機。
○ 高清機 & 藍光機
藍光碟機可以說是各種高清播放設備的正統之選。藍光碟機在國內上市已經有1年多時間,藍光碟機的價格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了很大幅度的調整,目前兩千元已經可以買到國際一線品牌的藍光碟機,三千元可以買到國際一線品牌的中高端藍光碟機,國產藍光碟機的售價已經跌破2千元,加上正版藍光碟片的降價,以及廉價的RBD、破解版BD50/25盤片的出現,都為藍光碟機進入市場鋪平了道路。
另一方面,高清播放機正在以一種更加成熟、低價的形象出現在消費者面前。高清播放機雖然是一個比較新穎的產物,但是這兩年來在眾多廠家的持續開發下已經發展的非常完善。其價格也一降再降,目前最便宜的機型只要6、700元就能買到。
也許有人說用電視機外接藍光碟機或者高清播放機太麻煩,不如直接用電視看那么省事兒,其實這種說法并不客觀。因為用外置視頻播放設備擁有更大的選擇余地,消費者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選購不同的品牌、規格、功能的產品,以保護自己的投資。此外,使用外置播放器還具有良好的升級擴展性,也便于消費者搭配家中的多臺電視靈活使用,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除此之外,價格也是考驗“藍光高清電視”能否普及的關鍵問題。
○ 價格
小編在賣場里轉了一段時間后發現,無論是哪個品牌的藍光高清電視,其售價都要比沒有高清播放功能,規格參數卻差不多的機型貴不少,少則貴千兒八百,多則貴了兩三千的也有。因此我們也不得不對這種價差的合理性產生懷疑。
前文我們已經說過目前市面上藍光碟機和高清機的售價。雖然藍光碟機中不乏兩三千元甚至更貴的產品,但是真正內置藍光光驅的液晶電視國內市場并沒有出現。因此價格也只能和高清機看齊。以最便宜的SMP 8635高清機為例,目前8××元就能買到,而RT 1073方案的機型9××也能買到,Mstar的機型更便宜,6、700就能搞定。相信看完高清機的價格讀者也就不難理解我們為什么要懷疑“藍光高清電視”的售價了。
不管是哪個品牌的“藍光高清電視”,其成本的最大部分肯定是那塊高清音視頻解碼芯片。目前市面上的高清解碼芯片種類也不過那么3、4種,對于電視廠家來說,一款機型的產量至少也是萬臺起,因此主芯片的采購價格理論上是要比高清機便宜不少的。
其次,電視機集成了“藍光播放”芯片對于廠家來說也不會有高清機那么高的成本,因為不僅主芯片的采購更具價格優勢,也省去了模具、包裝等附加費用,就算考慮研發費用,也不見得能比開發高清機高出多少,因此我們認為“藍光高清電視”和普通平板電視間的價差如果不能降到高清機均價之下,那么未來仍然很難被市場認可。
○ 播放效果
說了片源問題,也聊了競品的概況,那么在“藍光高清電視”面前,還有什么是消費者需要關注的問題呢?那就是使用時的播放效果和便利性了。
從播放效果上看,最大的確定因素還是主解碼芯片的檔次。目前業內公認畫質最佳的方案就是SMP 8634/8635,不過這種方案也有不足,就是價格較貴,也不支持RM/RMVB格式。而RM/RMVB的電影、連續劇則很容易的可以從小販處購買到,是大眾消費者的首選渠道之一。因此電視機廠家很少有選擇用SMP 8635方案的。
其次就是Realtek/Mstar以及一些更為少見的方案,這些方案本身的畫質并不是優勢,但是勝在價格低、支持RM/RMVB,因此也是目前被電視廠商采用最多的方案:既降低了成本,也擴大了目標客戶群的范圍。
除了畫質,我們提醒消費者選購這類電視的時候還要關注這類產品本身的使用便利性。例如是否支持多種格式字幕、是否大小可以調節、是否矢量字幕、是否支持多種縮放比例、是否支持書簽功能。而至于格式的兼容性,我們并不認為是頭等大事。因為一部影片出來后往往會推出很多編碼格式的后續版本,就算你的電視不支持這種格式,后期再找一個能使用的版本并不是什么難事。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目前藍光高清電視的實際效果或許并不如宣傳的那么優秀。要想完美的收看高清大片可能還是要借助更加專業的外置視頻播放設備。在電視機相對售價較高,同時播放效果又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單純依靠整合帶來的便利性顯然不會給這類產品帶來足夠的支撐。
但是我們并沒有理由將“藍光高清電視”一棒子打死。任何事物在誕生之初總會存在一些不夠完美的地方,“藍光高清電視”的出現其實體現了未來平板電視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那就是融入更多的家庭數碼娛樂功能。我們也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產品的升級換代,未來一兩年內平板電視將真正插上“藍光”的翅膀從而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