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一起普通的版權糾紛很難給彩電巨頭們造成真正的恐慌。有彩電廠家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廣電總局幾乎同時發布的互聯網電視監管新規才是真正震動彩電行業的原因。
8月14日,廣電總局發布的通知中,要求通過互聯網連接電視機或機頂盒等電子產品,向電視機終端用戶提供視聽節目服務,必須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記者了解到,目前取得這一許可證的企業超過330家,除了傳統的電視臺外,還包括了新浪、搜狐、盛大網絡、PPS等民營資本控股的新媒體公司。
在廣電總局新規中指出,開展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應當遵守著作權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取得著作權人的相關授權,而且應當建立具有節目播控、節目導視、版權保護等功能的集成播控系統。
對此,韓青告訴記者:“在未來的版權保護方面,TCL多媒體已經與華納等眾多國內外影視公司商討版權保護措施。為此,我們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經費,在開發內容數字版權加密和保護技術。”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初,廣電總局與工信部在國務院頒布的“1號文”的指引下展開了雙向業務進入的談判,其中,廣電進軍寬帶,電信進軍網絡電視等領域已是當時的共識。今年以來,這一趨勢更是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多重支持,今年3月國務院正式出臺《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規劃中,明確支持網絡電視的新興業務發展,引導推進“三網融合”,意圖拉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5月,國務院26號通知(《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進一步提出推動“三網融合”。
對于此次互聯網電視監管新規,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趙波日前表示,工信部將繼續推進國家數字電視建設,并鼓勵企業研發數字電視一體機、互聯網電視等創新產品。不過,廣電總局有關人士也強調,目前沒有叫停互聯網電視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