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家看來,臺灣開放液晶面板投資,短期或對現有大陸面板企業造成沖擊,令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雖然由于內需市場的拉動,大陸積極投入興建液晶面板廠,但近期卻接連傳出投資縮減或取消的信息。除上廣電重組、彩虹集團與張家港市合作的6代線停工之外,合肥市政府在京東方6代線的投資也從原先承諾的60億到90億縮減至30億。在全球面板業普遍企穩回升之際,內地面板企業目前仍未走出困境,而臺資面板廠如加速進入大陸,不可避免的將給大陸企業帶來較大競爭壓力。
但從長期來看,上海電子商會副秘書長朱偉民認為,臺灣開放液晶面板投資,將對大陸平板顯示產業帶來正面、積極的推動作用。
首先,由于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動,大陸液晶電視的需求持續增長,大陸液晶電視市場已成為全球家電巨頭關注的重點。隨著臺灣開放液晶面板投資,從節省成本考慮,預期奇美、華映等臺灣面板業者將率先在大陸設廠,而友達雖暫無計劃,但也對其在大陸的后道模塊廠增資擴產,同時也將帶動競爭對手LGD、三星、夏普等跟進投資,從而使大陸有望在2011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市場。
其次,臺資企業在大陸投資面板廠,必然會促進和大陸本土或外資廠商發展液晶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以及模塊等相關配套產業的積極性,加速產業集聚效應的形成,有望使大陸平板顯示產業擺脫面板配套材料依賴進口局面,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最后,液晶產業是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的產業,資金固定重要,但面板廠要成功,更有賴于供應鏈成本控制、市場拓展、技術研發等策略,在這方面臺資企業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可供內地企業借鑒。
除此之外,SEMI中國平面顯示經理楊韻嬌表示,臺灣開放液晶面板投資,正面影響有望提高大陸平板顯示產業的工藝技術和管理水平,臺商帶來的投資資金可以減輕大陸銀行和地方政府在資金上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