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平安城市建設為城市全面“設防”
無錫市概況:
無錫市,簡稱錫。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被譽為“太湖明珠”,是一座具有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城。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企業的搖籃,經濟發達,是中國十五個經濟中心城市和十個重點旅游城市之一,又是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無錫同時也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全市總面積47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1659平方公里。轄崇安、南長、北塘、濱湖、錫山、惠山、新區7個區和江陰、宜興2個縣級市。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0萬,戶籍人口464萬;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19.5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
2008年,無錫獲選“200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無錫是全國第二批38個科技強警示范城市之一,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無錫模式”具有鮮明的特色。經江蘇省公安廳推薦,記者專赴無錫,就無錫平安城市建設,采訪了無錫市公安局信通(科技)處負責人。
以科技強警為契機,強力推進“平安無錫”建設
據介紹,2006年6月,無錫市被公安部和科技部確定為全國第二批38個科技強警示范建設城市之一。全市公安機關即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廳的總體部署,緊緊圍繞公安中心工作,深入推進科技強警戰略。2008年9月,公安部、科技部正式授予無錫市“科技強警示范城市”稱號;在創建全國科技強警示范城市的同時,無錫各區縣還大力開展全省科技強警示范區縣建設,江陰等9個市(縣)、區,圓滿完成建設任務并通過省公安廳、科技廳驗收。
與此同時,無錫市技防設施建設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市公安機關的努力下,通過實施2006-2008年社會治安監控系統建設三年規劃,也取得突破性進展,技防設施的覆蓋面大大提高。無錫市局、各市(縣)局和分局、派出所分別建成了指揮中心、指揮室和監控室;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還大力開展創建星級“技防鎮”建設,取得斐然成績。
無錫社會治安監控系統建設情況
圍繞加強“平安無錫”建設,近年,無錫市局、各市(縣)局和分局、派出所分別建成了指揮中心、指揮室和監控室,形成集110接處警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圖像監控系統、卡口智能化網絡監控報警系統、區域聯網報警系統等多種科技手段于一身的社會治安防控系統。
目前,無錫全市共建有各類監控系統8672余個,攝像機53680臺。5518個監控點圖像已聯網至市局監控中心,組建運作的區域聯網報警系統用戶數達32982個。全市25個省市際治安卡口中,已建有治安監控系統的20個,其中13個與各級指揮中心聯網,12個具備車牌抓拍功能。城區9個出租車治安查報站,全部完成了系統的升級改造,目前每個查報站安裝有4臺攝像機。標志著無錫公安自建的治安監控系統建設躍上新臺階。
截止目前,9個市(縣)局、分局都已建成社會治安監控平臺,并建有衛星定位系統(GPS)和警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南長、濱湖、新區、錫山、惠山、宜興等還建有各類移動監控系統。在全市154個建制派出所中,建有社會治安監控平臺的有131個,其中超過100臺攝像機的派出所10個,60-100臺之間的21個,并且已有96個實現了與縣(市)局、分局聯網運行。
目前,市局交通指揮中心接入的攝像機數已超過200臺,覆蓋了城區所有主要路段。全市公安自建社會治安監控攝像機超過6000臺,其中主城區社會治安監控系統攝像機的布建達到了“
行人活動10分鐘拍攝一次”的標準要求。
社會面技防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拓展。一是黨政首腦機關和社會企事業單位治安監控系統發展迅速,已建治安監控系統的單位達到5763家,其中:經文保類單位2888家,已建治安監控系統2758家,治安類單位3496家,已建治安監控系統3005家;二是區域聯網電腦自動報警系統覆蓋面大幅度提升。目前已建有區域聯網報警中心106個,入網用戶47967戶(其中商品房小區建設率100%)。另外,安裝簡易單體報警器的達112420戶(處),部分地區已占總戶數的30%,三是技防鎮(街道、園區)迅速增長。全市86個鄉鎮(街道、園區)除新安街道外,全部建成技防鎮(街道、園區),其中71個建成“星級”以上技防鄉鎮(街道、園區),占總數的82%以上。無錫市已基本上形成了點、線、面、靜動態相結合的技防報警與監控系統防范網絡。
江陰“技防城”,為城市扎緊籬笆
江陰,是無錫所轄的一個縣級市。近年,江陰市公安局堅定不移地走科技強警之路,積極推進“技防城”建設,構筑了全方位、立體化、多功能的技防網絡。
記者在江陰實地采訪中了解到,江陰公安指揮中心不但規模在全國縣級公安機關中名列前茅,而且其數字化程度非常高,充分利用了現代高科技安防技術。
江陰在全國率先提出“技防城”建設,所謂“技防城”就是用技防手段為城市構筑起一道無形的“籬笆”。江陰市公安綜合指揮中心,涵蓋了“三臺合一”接處警、GPS衛星定位、智能交通管理、突發事件處置等11大系統,功能十分強大,比如利用車輛行蹤查詢系統,可以將進出江陰市的8個市際卡口、2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市區主要路口的車輛信息進行有效記錄,利用上述系統實現了對進出全市人、車和信息的全面掌控。也就是說,車輛一進入江陰市境內,就開始納于整個系統的監控之中。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江陰市全面建成了以治安監控,單位、家庭、社區等技防監控報警為主體的基礎技防體系。把社會面技防監控建設作為技防城的核心工程,按照“公開監控和隱蔽監控有機結合、固定監控和移動監控有機結合、真實監控和威懾宣傳有機結合”的布建要求,建成以派出所為依托的區域監控中心33個,全市公安自建的探頭總數達2458只(2009年內將達到3000只以上),基本實現“人員、車輛經過主要路段每10分鐘被抓拍一次”的目標。通過社會面監控與路面巡防的相互策應,進一步織密了防控網絡,確保一旦發生重大緊急警情,能夠5分鐘設卡攔截,20分鐘“關城門”。目前全市已有1612家企事業單位自建監控系統,安裝探頭23750余只,其中金融網點、典當行和涉危企業等重點要害單位監控建設百分之百覆蓋。全市100家網吧全部建成實名制登記監控和圖像監控系統,105家歌舞廳、435家旅館、233家浴室內部監控建成率分別達100%、86.5%、80.7%。截至目前,全市有434個居民小區(村)安裝了圖像監控、電子巡更、周界報警等技防系統,居民住宅安裝紅外報警裝置近12.5萬只。技防村(社區)覆蓋率達64.2%。
江陰警方將“技防城”建設作為“平安江陰”建設的品牌、科技強警示范創建的亮點重點推進,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把“技防鎮”建設納入平安創建硬指標,為避免各鄉鎮(街道辦事處)盲目上馬,保證把錢花在刀刃上,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國領先、全省一流”的定位,圍繞“全市域覆蓋、全天候監控、全防區聯動”的目標,堅持實用性與先進性、長遠規劃與階段目標相結合,委托公安機關對技防城建設實施整體規劃和科學布局,對技防城建設的主要設備進行選型和招標。根據各鎮、街道經濟發展、地理區位、治安特點和風險等級,制定出臺了《2007年-2008年全市技防建設總體規劃》、《江陰市社會治安技術防范設施建設要求》、《技防城建設監控系統指導性意見》、《監控設備采購指定目錄》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科學界定、具體量化技防城市、技防鎮、技防小區(村)和技防單位的定義和標準。并確立了“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從街頭路面、卡口、場所行業、廠企單位和社區(農村)五個層面,整體推進以圖像監控為主體的技防建設全覆蓋。
通過“技防城”建設,江陰已經形成“空中有監控、地面有巡邏、路上有卡點、社區有聯防、內部有技防”的大防控格局。在5月18日召開的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電視電話會議上,江陰獲得了2005-2008年度“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市區)”榮譽稱號。
通過江陰“技防城”建設,我們即可對無錫社會治安防控系統建設管窺一斑。
積極探索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新路子
據介紹,無錫經濟發達,但無錫在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中絕不搞鋪張和浪費,而是把錢花在刀刃上。在規劃、建設中,他們充分調研,廣泛聽取基層應用單位意見,在此基礎上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點,從而追求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效益最大化。
他們還通過廣泛宣傳,提高群眾對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的認識,調動群眾積極性,廣泛吸收、利用社會資金和資源,實現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的借力發展,讓社區和群眾共同參與到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中,從而創出了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新路子。
投資1300萬元的崇安中心商務區社會治安監控系統,就是按照市場化模式投資建設的。該系統的建成,實現了對商貿繁華集中區域的全方位、全天候治安監控。
江陰市“技防城”建設可以說平安建設“無錫模式”的一個縮影。江陰技防城建設以政府投入為主體,公安、社會和群眾三方互動籌措經費。其中社會面技防監控建設、治安卡口建設,以市、鎮兩級政府投入為主體,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實行單獨列支專款專用,并隨財力增長逐年穩步提高,同時保證每年投入不低于監控中心造價20%的專項資金,專門用于監控設備保養和維護。對于企事業單位、場所行業,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綜合采用動員、督促、強制等方式,解決建設經費問題。僅2007年以來,市、鎮兩級政府用于技防建設的投入就達4800余萬元,吸引社會和單位投資3500余萬元。城區繼2007年完成7個老小區人防技防結合的封閉式改造后,今年市、鎮兩級財政再次投入1.2億元,將完成100萬平方米、18個老小區的改造任務。對年經營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生產型骨干企業,市局積極引導企業樹立“花錢買平安”的防范意識,借助技防手段強化單位內部防范。2008年他們對全市361家涉及國計民生的重點單位逐家檢查,強力推進技防設施的建設到位,新增內部監控探頭1600余只,使技防水平得到極大提升。
社會治安監控視頻系統發揮出了巨大威力,它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無錫公安掌控和駕馭社會治安的能力。在近年的統計局抽樣調查中,無錫市群眾安全感逐年穩步上升,無錫市已連續多年被評為“社會綜合治理安全市”。
下一步無錫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規劃
下一步無錫將繼續推進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其總體建設目標和工作推進計劃是:
加強公安三級治安監控平臺建設。2009年底以前,凡未建監控平臺的分局和派出所,力爭全部建成并聯網運行。已建監控平臺的派出所,要針對治安復雜區域和案件高發路段增加監控密度,并科學布建隱蔽攝像機,合理使用高清攝像機。2010年底前,凡未建移動監控系統的市(縣)局、分局,全部完成建設;所有市(縣)局、分局監控平臺全部建有衛星定位系統(GPS)和警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實現對移動目標的實時監控;非主城區范圍內和城郊區域派出所監控平臺接入社會面攝像機數,分別超過80臺和60臺的要力爭超過80%。到2011年底,所有三級治安監控平臺全部使用衛星定位系統(GPS)和警用地理信息系統(GIS),相關信息能夠在電子地圖上直觀反映。前端攝像機布置密度全面達到省廳123規劃要求(行人在主城區、非主城區、城郊活動分別每10分鐘、20分鐘、30分鐘被拍攝一次)。三級監控平臺成為集圖像監控、警情預警、聯網報警、聯動指揮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警情處置中心。
優化治安卡口、城市主要出入口治安監控系統建設。2009年底前,所有省、市際治安卡口和出租車治安查報站全部建成集治安監控和車牌抓拍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監控系統,監控、抓拍點的位置設置合理,各車道不留盲區,監控系統與各級指揮中心聯網。火車站、汽車客運中心、輪船碼頭、機場中還未建治安監控系統的,全面建成,主要出入口使用高清攝像機。到2011年底,所有通往無錫市區域的主次干道全部安裝車牌抓拍系統,并聯網運行。
加強重要單位、治安管理重點場所的技防設施建設。2009年,全市黨政首腦機關和關系國計民生的供水、供電、供氣以及金融、文博等重要單位中凡未建治安監控系統的,要全部建設完成。2010年底前,學校、醫院、加油站的治安監控系統全部建成,其他列入管理而未建監控設施的治安類、經文保類單位力爭全部建設完成。到2011年底前,實現技防設施對規模以上企業和沿街較大商鋪的全覆蓋。
大力推廣和安裝車載GPS。2009年,廣泛動員全市出租車、公交車、長途客車、金融押運車、危險品運輸車安裝GPS。其中,金融押運車、危險品運輸車安裝率達到100%。啟動公交車輛治安監控系統建設試點工作。2010年底前,警用車輛、110聯動車輛、大型游輪GPS安裝率達到100%,并在出租車中逐步推廣;城市主干道的公交客運車和大型游輪全部安裝治安監控設施,2011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公交客運車輛和長途客運車輛監控系統的建設工作。
深入推進技防鎮(街道、園區)、小區建設。2009年,星級以上技防鎮(街道、園區)建設達到100%,新建小區聯網報警和治安監控系統建設率達100%。技防進萬家、技防進農戶和“平安E家”建設進一步推進。2010年底二星級以上技防鎮(街道、園區)達到60%,技防報警設施全面覆蓋農村配電站、電灌站。2011年底二星級以上技防鎮(街道、園區)達到80%以上,聯網報警用戶數比2008年底翻一翻。
努力整合社會治安監控資源,實現資源的高度共享。2009年啟動建設公安視頻專網,為資源整合共享提供網絡支撐。水上分局和城管治安分局力爭將相關職能部門的航道監控和數字城管的圖像接入公安監控平臺。到2010年底,所有公安自建的監控圖像全部實現聯網運行,各級治安監控平臺能按需調用授權范圍內的所有圖像。到2011年,凡治安防范所需要的重要單位、治安復雜場所的治安監控圖像力爭全部接入各級公安監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