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沈陽大力加強“平安沈陽”建設,居民安全感不斷提升。最新調查表明,群眾對治安狀況的滿意程度明顯提高,有安全感的超過90%。
“平安”建設是經濟建設之母。社會混亂,百姓慌張,人心不穩,如何發展經濟呢?社會穩定,百姓安心,和衷共濟,經濟自然就會騰飛。有些地方只是注重經濟建設,忽視“平安”建設,其結果自然是社會形勢不穩定,經濟建設嚴重滯后。
沒有社會平安,何來經濟發展?沈陽市的成功經驗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平安沈陽”建設,既提高了百姓安全感,也創造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環境。今年前5月,沈陽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國副省級城市平均水平,利用外資高居副省級城市第一位。
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水的冷暖,只有那些泡在水里的人感受最深。群眾對“平安”的感受是最樸素和直觀的,也是最有發言權的。群眾往往從自己身邊的平安小事中,了解平安建設的成效。
“平安”建設的根本是為民、核心在民安。我們在抓“平安”建設的時候,要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讓群眾通過一件件具體的、實實在在的事情來認識、來感受、來參與。離開了群眾的支持,“平安”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將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
抓好“平安”建設并不難,只要各個部門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各司其職,常抓不懈地倡導真善美,嚴懲不貸地打擊假丑惡就一定能夠取得喜人的成果。這就要求我們對于那些為非作歹,違法亂紀之徒要像割韭菜一樣,還沒有等他們成氣候以前就把他們扼殺在搖籃里。假如等到他們羽翼豐滿才想要去剪除,就會養虎為患,危害百姓。這樣的例子多如牛毛,不勝枚舉。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些地方信奉的是“一俊遮百丑”,只是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把“平安”建設工作棄之如敝屣,甚至干脆扔到爪哇國去啦。這樣做是及其錯誤的,也是危害無窮的。因為“平安”建設是經濟建設的堅強后盾,離開了“平安”建設想要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那是癡心妄想,白日做夢。各地只有像沈陽市那樣把“平安”當成建設“牛鼻子”抓在手里,才會保障社會的穩定,才會促進經濟建設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