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美好并不代表道路平坦 發展之路充滿艱辛
高清播放器前景雖好,但其發展之路卻并不平坦。藍光DVD播放機進入中國到現在,銷量并不是十分可觀,就連新生的硬盤高清播放機也是近半年才有所起色。
藍光播放機 自身陣營有如一盤散沙
人們一直都將藍光播放機稱為次世代播放機,認為藍光播放機才是未來播放設備中的王道,卻殊不知藍光播放機所走過的辛酸苦辣。
從1998年開始,飛利浦于索尼公司就率先發表了藍光技術的論文,并著手卡法藍光技術方案,直到02年2月以索尼為首的BD聯盟才發布了Blu-rayDisc技術標準,至此藍光的設計才算完全確定下來。
2003年,藍光激光頭才達到投產水平,直到2006年藍光相關產品才正式在市面上出現。然而,好事總是需要多磨。就在藍光產品正式亮相市場的同一年,以東芝為代表的HD-DVD也隨之產生。HD-DVD的出現成為了藍光DVD最大的競爭對手,在這之后的兩年內,兩個不同的產業都無時無刻不在較勁。直至2008年2月16日,日本NHK電視臺放出東芝宣布放棄HD-DVD格式的消息之后,藍光陣營才算松了口氣。至此,藍光未來的發展道路才算有了片刻的坦蕩,電影片源商、游戲業、光存儲制造商也紛紛向著藍光“相擁而簇”。
藍光產業在國外雖已“普及”,但在中國的發展之路卻并沒有國外順利,因為受到藍光碟機自身價格的影響以及國內藍光片源極具缺乏的因素,藍光DVD在國內的銷量一直都不是很好。就拿索尼來說,索尼是最早在國內推藍光DVD的廠商之一,但據索尼相關人士透露其銷量幾乎為“零”,甚至近期還有消息傳出索尼有可能推出中國藍光DVD市場轉為以PS3為主進入中國市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藍光市場剛剛有所起色,硬盤高清播放機產業有興起了,隨著更多硬盤高清播放機產品的推出以及帶寬限制的突破,更多愛好高清影視的用戶將目光轉向了硬盤高清播放機。然而,在藍光陣營中除了有著來自外部的競爭之外,其內部同樣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如近期以TCL、新科等廠商為首的CBHD聯盟都紛紛推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藍光”藍光DVD產品。外有強敵、內有隱患,導致了藍光陣營猶如一盤散沙一樣,如果不能有個帶頭企業及時的出來將這盤散沙握緊,隔在這美好朝霞之間的這層云層將很難突破。
硬盤高清播放機 產業急需規范化
只要有能掙錢的道,就會有掙錢的人去做,這也是社會的自然發展規律。既然在國內藍光DVD不能及時的滿足用戶的當前需求,就一定會有相應的新興產業興起,硬盤高清播放機就是這個自然規律的產生物。
從06年多媒體硬盤播放機產品的萌芽到如今硬盤高清播放機形成產業化,在這整個發展歷程不足3年的時間里,硬盤高清播放機產業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廠商之間產品價格的競爭、產品功能的競爭、產品性能的競爭都成為了相互爭奪飯碗的手段,但從產業長期發展的角度去看事件,這樣的惡性競爭對這個產業的良性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然而,事實還并不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么簡單,隨著我國消費者對大屏高清影視需求的增加,在原有的這些硬盤高清播放機廠家之外正有著更多的新興品牌已經進入或者正打算進入這一產業。在這個新興的產業還沒有出臺一個標準的前提下更多的企業加入只會讓這個產業越來越混亂,就像如今中關村電子城一樣,多年的坑蒙拐騙事件讓整個中關村電子城在消費者心中失去了昔日的色彩。
經上述種種分析表明,如果硬盤高清播放機想要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當前最需要的就是出臺一份確切可行的產業標準,以便監控這個產業的良性穩定發展。所以當務之急對硬盤高清播放機產業來說規范產業標準才是真正需要迫切解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