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雖然給全球制造業帶來了沖擊,但國內家電下鄉、城市家電以舊換新等各種利好政策給平板電視廠商帶來了新的機遇。09年以來,各平板電視企業陸續推出新品搶占市場,差異化的市場定位點燃了新一輪市場份額的爭奪。目前,IPS硬屏在LG的大力宣傳下,頻頻做為產品亮點出現在中國消費者視線中,已獲得了廣泛的市場認知度,大有湮滅軟屏之勢。然而,購買一臺合適的液晶電視,認準軟屏、硬屏就那么重要么?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先生指出:硬屏與軟屏只是制作工藝上有所不同,二者在性能上并沒有明顯優劣之分。
“軟”“硬”只是兩種不同工藝
就液晶電視屏的使用來講,無論是國產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采用的不外乎夏普屏、臺灣屏、三星屏、LG屏。這些屏從特質上又可分為軟屏(VA)和硬屏(IPS)。其中軟屏以臺灣屏、三星屏、夏普屏為代表,它們仍是液晶面板制造的主流;硬屏目前基本由LG(LGD)一家在獨撐。也就是說,現在市場上采用硬屏的液晶電視基本都是采用LG家的面板。硬屏、軟屏本是面板行業一直就有的兩種制作工藝。從07年下半年開始, LG開始向以上游屏幕資源為中心的品牌過渡,這一時期,LG明顯加強了對其生產的硬質液晶屏的宣傳力度,所以消費者聽到了越來越多關于“硬屏”比“軟屏”好的宣傳。LG對自家生產的硬屏進行大肆宣傳,實質上是把自己推向了眾多軟屏生產廠家的對立面。
選購電視不以屏的軟硬定優劣
在國際或國內行業頒布的有關液晶屏性能諸多標準中,從未將“軟”和“硬”列為一大鑒別或區分優劣的標準,屏幕的好壞并不是軟硬決定的。細心的消費者到家電賣場轉上一圈,也不難發現,不管是外資品牌還是國產品牌的液晶電視,各品牌高端產品中,軟屏仍占據了液晶面板的絕對份額。所以說商家所宣傳的:“硬屏具有軟屏無法企及的優勢”、“硬屏能夠全面提升液晶電視的畫面質量”缺乏充分根據!三星的S-PVA面板就是軟屏設計,特點是色彩還原真實、對比度高。而飛利浦的高端液晶電視就是S-IPS硬屏設計,特點是色彩鮮艷、可視角度大、響應速度快。上面兩種面板都屬于高端面板,實際性能差異并不明顯。面對商家對硬屏的炒作,消費者千萬不要陷入“硬屏好、軟屏差”這個迷局。下面我們詳細分析一下其中緣由。
首先,硬屏和軟屏同樣是液晶物理結構,只是二者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硬屏液晶分子是水平排列,而軟屏是呈縱向排列。硬屏優點是在做工達標的情況下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屏幕不被損害、輕觸屏幕時不會有水紋產生,便于清潔,但硬屏與軟屏一樣不能超越液晶屏幕脆弱的物理缺陷,同樣怕碰撞。
由于硬屏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兩極都在同一個面上,不管在何種狀態下液晶分子始終都與屏幕平行,這樣會使開口率降低,透光率減少,所以硬屏應用在液晶電視上會需要更多的背光燈。在一定程度上,耗電量也要大些。其次,硬屏的是漏光問題比較嚴重,黑色純度不夠,因此必須依靠光學膜的補償才能實現更好的黑色。
另外,一旦硬屏制作工藝不佳,外膜和屏幕粘貼不慎,就會直接影響屏幕的散熱,開機后屢經熱脹冷縮就會導致成像失真。當然,硬屏也確有其不可抹殺的優點,由于獨特的分子轉換結構,硬屏的可視角大,畫面的響應速度也比較快。
隨著面板技術的不斷發展,硬屏與軟屏廠商應將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的同時逐步完善各自缺點。企業生產什么屏就炒作什么屏,使消費者陷入商家炒作概念的迷局中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體現。
液晶電視屏是關鍵但不是唯一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先生指出:消費者在選購液晶電視時,屏是一個關鍵因素,但絕不是唯一因素。消費者在選購平板電視時,還需全面考量動態清晰度、色彩表現和電視能耗這三大關鍵性指標。
中國電子術標準化研究所張素兵博士介紹,一臺高品質的液晶電視應該是A級液晶面板+優秀的控制電路及音像優化技術+高水平的組裝工藝。不同企業采用同樣的屏,產出的液晶電視在圖像質量上也存在明顯差異,所以說畫質處理技術的應用也非常重要。在畫質處理技術全面提升的情況下,屏幕的質量才可能直接影響產品的升級換代,而無論是硬屏還是軟屏,都不可能全面地決定液晶電視產品質量。拿液晶之父夏普來說,夏普除了采用先進的ASV軟屏外,更依托了超寬視角+MPD、QS超快響應等技術實現了優質的高清畫面。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企業單純地宣傳“硬屏技術對電視畫面質量有全面的提升”是有欠妥當的。一個企業的品牌文化是通過產品體現的,要想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產品必須有核心的價值。索尼高品質和時尚形象、三星的現代主義和技術形象、夏普的液晶之父形象、TCL的創意和科技時尚主義、康佳的親民創新理念,這些品牌的文化內涵都是透過產品的核心價值體現的。液晶電視要像CRT電視一樣穩健發展,就需根據屏的特性,開發最佳的圖像處理技術并與之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屏的技術性能,這才是彩電企業在平板電視品質方面競爭的根本。而產品缺乏創新,僅靠炒作硬屏概念是走不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