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監控將視頻監控系統帶進了更廣闊的應用領域。城市無線寬帶實現了信號城區覆蓋,為無線監控技術的商用鋪平了道路。同時無線城市的關鍵在于提供切合實際的應用服務,架構在無線網的監控系統成為監控業務發展的新熱點。目前,上海正積極開展“無線上海”建設,采用Wi-Fi、WiMAX無線覆蓋,同時布局無線監控系統,發展城市服務以迎接2010年世博盛會。無線監控也將應用于北京奧運安保體系、車輛監控調度、比賽場館無線視頻監控等服務。
伴隨“平安城市、平安奧運”各項工作的展開,無線監控在警用裝備市場具有一定的應用規模,為安保行業帶來迅猛發展和勃然生機。預計在奧運會后該技術會在民用行業獲得較大的推廣力度。監控行業設備廠家也正在積極地進行無線環境下網絡視頻服務器的技術優化,使得網絡視頻終端設備更適合于3G等移動網絡的特點。
目前,我國電信運營企業正在面向信息化深入推進轉型,視頻監控業務是運營商比較看重的一項增值業務,各大運營商也在紛紛打造自己的視訊平臺。電信企業開展視頻監控業務有著很多優勢,運營商擁有全國統一數字網絡、優質品牌、強大的客服體系,同時由于電信網絡分布廣泛,視頻監控系統的部署規模可以做到很大,監控攝像頭可以做到幾千乃至數萬個,覆蓋范圍可以是整個城市。
無線監控作為一項特色業務,可以充分利用無線熱點,節省布線費用,成為有線視頻監控的有力補充,為網絡視頻監控業務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如在旅游度假區和城區布置視頻監控點,通過無線攝像頭提供無所不在的廣場、道路等安全監控,以便對突發事件實施應急方案;系統同時可提供與公安監控系統對接的接口,滿足公安系統調用無線監控系統圖像的需求等。
國內運營商在無線監控方面已經實現或正在探討商用,如中國移動為奧帆賽提供無線視頻同傳服務;與相關廠家合作推出“手眼通”監控業務,推動無線監控家庭應用;中國電信采用視頻監控品牌“全球眼”也在著力規劃和推進無線監控業務的發展。在運營方面,運營商提供計時、計量、包月等多種資費模式,同時根據不同用戶群、不同地區的消費能力制訂不同的資費標準。另外,除了傳統的收費模式,運營商也在探討其他業務模式,如先期以免費或優惠模式為引導,逐步培養起市民和商戶的使用習慣,搭建起運營商建設運營、企業共同參與的開放合作平臺,建立起創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