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公交車電子眼不僅成功錄下一起摩的司機刺傷公交駕駛員的影像,還錄下有人順手牽羊拿走駕駛員飯盒的不良行為。
株洲市日均乘坐公交車市民達50多萬人次,車上的扒竊現象是社會治安熱點問題。目前,公交電子眼裝置已在7路、19路、32路、34路等無人售票車上安裝調試,今年,計劃將陸續在104路、等20多條公交線路,360臺無人售票車上進行全面推廣,每臺公交車上將會安裝4個攝像頭,以保證攝像范圍內覆蓋整個車廂。
公交自去年8月底引進該裝置,并在7路線試運營以來,公交駕駛員抽煙、閑談等十大不文明現象基本杜絕,同時電子眼裝置也有力的威懾了扒手,以致于他們都不敢冒然行竊,公交車上扒竊現象大幅下降。
對于公交車輛安裝電子監控系統的做法,各界說法不一。一位警界人士說,公交車是個流動載體,車上發生案件往往無法取證,如果有電子眼記錄在案,那這些都不再是難題,大部分市民對此表示贊同,但市民李先生對此持否定態度,認為無處不在的電子眼會暴露自己的隱私。張律師則認為,公交車屬于公共場合,應規范自己的言行接受社會的監督,安裝攝像頭是為了保護乘客人身財產安全,只要安裝位置適當,也就不存在侵犯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