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會議提出要完善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建設,重點扶持6代與8代面板生產線的建設。記者了解到,包括龍騰光電、京東方在內的國產液晶面板企業正謀求擴張,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將加快它們擴張的步伐。這些企業的擴張也有利于打破日韓企業壟斷液晶面板市場的格局,降低液晶面板的價格,使消費者獲益。
三液晶國企謀擴張
“實際上,公司在2008年就有建設7.5代生產線的考慮,預計總投資在30億美元,項目選址在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龍騰光電昆山總部相關人員向記者介紹,截至目前,龍騰光電已建設完成三條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龍騰光電此舉是為了使產品結構向電視液晶平板升級。“此前,龍騰光電的產品線集中在臺式機顯示器和筆記本電腦的面板上,7.5代生產線投產后,將把大液晶電視面板作為公司發力方向,填補目前本土液晶電視面板生產空白。”但對于組建7.5代TFT-LCD液晶面板生產線的細節,該人士稱,相關申請已遞交國家發改委。
實際上,由政策帶來的利好早已在液晶面板生產行業中蔓延。一位接近京東方高層的人士透露,近期,京東方建設第8代液晶顯示屏生產線的進程正在加速。去年12月,京東方曾發布提示性公告,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目前公司正與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就建設第8代TFT-LCD生產線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前期論證。
同時,受到政策“暖風”影響,上廣電原定去年9月舉行的6代線開工儀式突然停止。有分析師預測,上廣電很有可能將計劃建設的6代線改為7.5代線。
據悉,目前企業組建7.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需要30億美元,組建第8代則需要40億美元。“可以肯定的是,京東方、上廣電和龍騰光電這三家國有企業將優先享受振興計劃中的政府資金扶持。目前這3條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投資總額在百億美元左右。”一位相關行業協會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生產線建設將采取企業和政府各掏一部分資金的方式展開。
壟斷格局或將被打破
美國DisplaySearch公司近日公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大尺寸TFT液晶面板報告。從2008年各廠商的銷售額來看,19家企業中,除韓國三星電子、臺灣奇美電子和夏普外,其他廠商均比上年有所減少。銷售額增長率方面,三星電子為9%,奇美電子為10%,夏普為17%。銷售額居首的是三星電子,為185億美元,市場份額為25.7%。第二位是LG,銷售額比上年減少2%至146億美元,市場份額為20.3%。第三位是臺灣友達光電,銷售額比上年減少12%至123億美元,市場份額為17%。銷售額居前三位的三星電子、LG和友達光電在供貨量上的排名也相同。
由于液晶面板市場是一個相對壟斷的市場,國內電視廠商不得不長期接受液晶面板制造商開出的高價。液晶面板制造商還一度操縱價格。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司法部于去年12月宣布,LG和夏普兩家公司已承認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并同意分別支付4億美元和1.2億美元的罰款。美司法部去年11月公布的起訴書顯示,LG顯示器與中華映管合謀在2001年至2006年間拉高了出售給部分企業的面板價格。而在第二宗的共謀案中,夏普被指控與其他不具名的液晶顯示器制造商聯合拉抬面板價格。除美國反壟斷部門外,歐洲和亞洲各國的反壟斷當局都在對液晶面板市場進行審查。根據美司法部反壟斷部門當前的政策,率先承認參與市場價格操縱的液晶面板制造商只需繳納較少的罰金。國產液晶面板企業如果能迅速擴大產能,將有望打破日韓等國企業壟斷液晶面板市場的格局。
消費者將受益
據了解,液晶面板成本已經占到整個液晶電視成本的2/3以上,是液晶電視最核心的部件。在過去,由于在液晶面板上長期受制于人,國內電視廠商步履艱難。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的液晶電視市場份額大部分被索尼、夏普和三星這3家企業所瓜分,并且這3家企業自身也在提供液晶面板,其強勢面板采購話語權導致國內電視廠商成本高漲。
由于國內液晶面板制造商的介入,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興業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2008年12月彩電內銷達到了241.8萬臺,銷售額達83億元,其中液晶電視的表現十分搶眼,銷售量和銷售額占當月總銷售的比例分別為51%和73%。其中,液晶電視銷售量突破126萬臺,環比增長了40%,甚至超過了去年10月黃金周的銷售量。去年12月,創維、康佳、TCL、海信等多個國產品牌的52英寸液晶電視價格紛紛跌破萬元,42英寸和32英寸等主流產品也紛紛降價。興業證券指出,國內液晶電視品牌市場份額在去年獲得大幅提升——從2008年1月的48%大幅提升到當年12月的75%。
記者了解到,國內電視廠商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市場份額是和價格戰離不開的。這些廠商打價格戰的資本就是成本在降低,由于國內液晶面板制造商的介入,拉低了液晶面板的價格,從而降低了液晶電視的成本,使消費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