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面板廠與上游零組件業者減產過度,造成供應鏈大亂、終端業者面板庫存水位過低,國際品牌大廠1月起對臺采購液晶電視面板量已出現增溫趨勢,加上部分尺寸液晶監視器面板價格在1月醞釀反彈,對于面板廠無疑是寒冬送暖,可望縮減虧損幅度。
受到金融海嘯、全球景氣低迷影響,使得液晶電視銷售自2008年10月中旬起急凍,加上主要液晶電視品牌廠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夏普(Sharp)、樂金集團旗下LG Display等,都有次世代新產線將陸續推出,讓國際品牌液晶電視大廠迄今仍無法與臺面板廠談妥2009年面板需求預估,且11、12月對臺采購電視面板量,幾乎趨近于零。
不過,隨著面板廠縮減產能稼動率,相關液晶模塊廠區、前段面板制程產線人員,也都排假輪休,加上面板上游零組件業者同樣縮減產出量,讓整體面板供應大亂,終端業者面板庫存水位都相當低,而以2008年圣誕買氣來看,包括三星等終端業者液晶電視銷售皆不錯,因此,近期國際品牌電視大廠向臺面板廠重新采購面板情況有增溫趨勢。
臺面板廠對此則多相當低調,因為2009年景氣風暴未除,品牌終端業者擁有的面板廠區產能稼動率亦仍低迷,如夏普面板廠區產能稼動率低于5成,因此,臺廠對于國際品牌大廠增加面板采購量紛低調以對,深怕消息走光,徒增客戶采購壓力。
隨著國際品牌大廠訂單回溫,加上近期包括21.6寸液晶監視器面板供貨吃緊,讓部分尺寸監視器面板報價可望在1月出現回漲,對慘淡經營已久的面板廠而言,應有正面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