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辦關于“色彩亮度”標準的講座,由愛普生公司資深技術專家趙國臣為與會者詳細介紹了色彩亮度的原理和評測過程,并就不同產品投射的色彩表現現場做了演示對比。
現有的亮度標準
投影機的亮度一直是用戶購買時非常關注的指標,因為投影機的亮度決定了投影機的適用環境及適用面積和演示效果等等,因此在市場競標中對亮度的追求和爭論從未停止過。目前投影機ISO21118亮度測量標準已在中國市場得到了廣泛推行,逐漸規范了各類產品的亮度標稱情況,從而為用戶提供正確的參考。
目前通常提到的亮度測量方式是指在投影機輸出全白畫面時的測量結果,而色彩亮度提出了一個更全面衡量亮度的新方法。其考量出發點是用戶在實際使用中,很多時間觀看的都是彩色畫面,對彩色畫面亮度的感受直接影響了產品的演示效果。目前市場上投影機產品的色彩表現有很大的區別,即使亮度相同的兩個產品,也會在顯示同一幅彩色圖像時候呈現不同效果,因此需要一個對色彩表現的衡量方法。
技術解析:
色彩亮度(“Color Brightness”)是由色彩學家推進開發的,用來衡量投影機輸出色彩能力的一個新標準,旨在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在采購投影機時可以用來評估色彩表現的重要指針。它強調了投影機產品的色彩輸出能力,補充了現有投影機標準中未能實現的色彩表現測量問題。
色彩亮度將對照輸入信號,利用屏幕投影的基本色亮度(紅色, 綠色, 藍色),來評價投影機的色彩性能。從原理而言,投影機的白色畫面亮度輸出應該等于紅、綠、藍三原色畫面亮度輸出的和,也就是在指標上,原有的亮度和色彩亮度應該相同。實際產品情況會更加復雜。對于3LCD、3DLP等輸出都有RGB色彩光線組成的投影機而言,這兩個亮度指標很容易趨同。而對于必須采用色輪的單片DLP產品,由于RGB色彩的分時投射,在很多產品中色輪需要增加透明區段來提高畫面亮度,但因此會影響色彩的亮度輸出表現。如果是沒有白光段的3段或6段色輪,其色彩表現和白光亮度也容易趨于統一,只是這時候的白光亮度會相對偏低,因此則適用于對亮度需求不高,追求色彩和對比度的影院級產品。
取消透明段的色輪已是主流
理想的情況是:如果一臺投影機能產生和白色光亮度一致的紅、綠、藍色光,該產品則能準確再現輸入設備希望的真實色彩。如果色彩亮度不等同于或者僅是接近白色光亮度,色彩圖像就會呈現暗淡、不平衡和不精準等狀況。這也部分說明了實際應用中不同產品色彩整體表現不一的原因。
標準分析
色彩和亮度本來是兩個獨立的參考標準,DLP技術是一種反射技術,因此光效率占優,而3LCD技術由于采用了3片液晶芯片,因此色彩表現更佳。但隨著DLP極致色彩和多段式色輪出現,這一差距正在被逐漸縮小,因此LCD產品目前僅在家用市場略占優勢。
極致色彩技術的色域
但色彩亮度的標準出現,將很大程度上拉近兩種技術的物理性能,并且成為衡量產品的最重要的參數標準,這不僅保證了愛普生的LCD產品的優勢,對于LCD芯片和整個LCD陣營都是一個促進。如果這一標準施行,這不僅是放大LCD自己的優勢,也是對DLP的一次反擊,因為DLP依賴人的視覺暫留特性,所以技術上也決定DLP“不擅長測試”。
近日恰逢3LCD技術20年,但顯然LCD廠商們已經無心關注了,因為20年的時間雖然代表了過去的輝煌,也代表了今天的蒼老,DLP的強勢和Lcos的崛起,都讓LCD壓力倍增,而作為LCD陣營的領軍品牌,愛普生自然不能坐以待斃,因此色彩亮度的概念應時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