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運經濟效應影響下,近期家電市場異常火爆,尤其平板電視銷量一路高歌猛進。金九銀十在即,相信會有更多消費者在這期間購買產品,但筆者發現,雖然消費者購買熱情高漲,很多卻對平板電視知之甚少,導購人員往往也是拿著傳單照本宣科,直接誤導了消費者的購買傾向。這個時候,奸商們自然也不會放過時機,大家一定要做好技術準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平板電視包括了液晶、等離子、背投、OLED等不同種類,大家首先要明白他們之間的特點和區別,選擇合適的產品。另外就是諸如開機啟動時間、換臺時間、存儲方式等使用性的參數也對產品使用有所影響。
鑒于目前市場主要產品是等離子、液晶電視,我們主要就對比這兩者特點:
1.在屏幕尺寸上,等離子電視一般不小于37英寸,而液晶電視如果在32英寸以上則比較不合乎經濟性,不過這個情況目前已有所改變,因為下一代工廠已經克服了這個問題。
2.在解析度方面,等離子電視一般比不上液晶電視,何況等離子電視制造商為了降低成本,提供許多所謂的ED(enhanced definition)機型而不是真正的高解析度機型。
3.在對比度方面,等離子電視優于液晶電視,一般等離子電視的對比度為3000:1,液晶電視為800:1。不過在比較明亮的地方,液晶電視的對比度將會提高,而等離子電視會變得較差。
4.在色彩方面,等離子電視能夠顯示比較多樣的色彩,但兩者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中。
5.在產品壽命方面,液晶電視優于等離子電視,前者僅需要更換背光的燈泡,但等離子在影像色澤大幅消退之際必須整個淘汰換新。幸好等離子電視目前在這方面也有所改善,大約使用60000個小時后才會明顯有這個問題。
6.在耗電量方面,等離子耗電比較高。
分辨率(resalution)是一個表示平面圖像精細程度的概念,通常它是以橫向和縱向點的數量來衡量的,表示成水平點數×垂直點數的形式。在一個固定的平面內,分辨率越高,意味著可使用的點數越多,圖像越細致。
通常概念上的分辨率表明了顯示器件的一種物理結構(即一但產生則不可變更的特性),而通常為了以示區別我們把顯示其特有的這種結構確定的分辨率叫做物理分辨率。而市場上不少經銷商為了蒙蔽消費者采用不同的虛假概念,消費者要學會仔細辨別。
賣場里商家經常以“提高”產品的分辨率來忽悠消費者:在他們嘴里幾乎所有的電視機都可以支持1080p的分辨率(即1920*1080),而事實上這是指電視機允許的輸入信號的分辨率,它和屏幕實績顯示的畫面沒有必然聯系,目前市場上以輸入信號的最大分辨率來稱為電視分辨率是商家最主要的蒙蔽消費者的手段。
像素數——能單獨顯示顏色的最小單位或點,稱作像素點或像點。任何電視能夠播放的像素數量越多,可顯示的信息也就越多,顯示的圖像效果就越好。要讓電視機獲得最佳的圖像效果,即能播放最多的像素數量,它取決于兩個因素:首先是要求信號源提供的圖像信號像素數量要盡可能多,即要求電視臺發送高清晰度的電視信號,其次要求接收電視信號的電視機能處理高清晰度電視信號,即要求顯示屏幕具有更高的像素數。在計算機顯示器和電視機的屏幕像素是它們的基本度量單位,物理分辨率越高,像素術越多。
目前,市場上流行著兩種計算像素數的方法:一種計算像素點的個數,它等于物理分辨率的乘積;另一種是計算屏幕上三原色的點數,它等于物理分辨率的乘積的三倍。例如,物理分辨率為1920*1080的液晶電視的像素數就有1920X1080=207.36萬,或者是1920X1080X3=622.08萬——其實他們是一碼事。
屏幕參數篇之亮度
亮度是指畫面的明亮程度。目前液晶提高亮度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提高LCD液晶面板的光通過率;另一種就是增加背景燈光的亮度,即增加燈管數量。提高等離子電視亮度的方法主要是提高驅動電壓和發光效率。亮度是衡量顯示器件發光強度的重要指標,高亮度也就意味著電視機對于其工作環境的抗干擾能力更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技術上可以達到更高亮度,但是這并不代表亮度值越高越好,因為太高亮度的顯示器有可能使觀看者眼睛受傷,而且也會使功耗增加。從健康的角度講在2~3米的觀看距離上電視機擁有500~700的亮度就應經足夠了。此外,亮度均勻與否,有無暗區壞點也是挑選平板電視的重要方面。
屏幕參數篇之對比度
對比度指的是顯示器明暗區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間的比值,理論上對比度120:1就可容易地顯示生動、豐富的色彩,當對比度高達300:1時,便可支持各階的顏色。但對比度遭受和亮度相同的困境,現今尚無一套有效又公正的標準來衡量對比度,所以最好的辨識方式還是依靠使用者眼睛。
目前提高對比度有兩種方法: 1、提高白色畫面的亮度——這是液晶電視更容易采用的方法。2、讓黑色更黑,降低最低亮度——這是等離子電視更容易采用的方法,同時也可以解決功耗過大問題。事實上,目前兩類平板電視都在通過兩種方法“拼命”提高對比度。
廠家的對比度標稱現在一場混亂:一種是典型值,就是在同一畫面下的對比度,另一種是最大值,就是整個顯示器在亮度不一定的狀態下所取的最大、最小亮度所比的對比度。另外,還有些廠商所標注的對比度是所謂的“動態對比度”。所謂動態對比度,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測得的對比度數值——這個特定條件下的對比度往往是沒有實在意義的“極限數據”。所以,消費者一定要警惕廠商所玩的這些沒有實際意義的數字游戲。
屏幕參數篇之響應時間
液晶電視響應時間仿佛是與生俱來的,但液晶電視本身的技術飛速發展,并沒有給液晶在高速運動畫面帶來質的飛躍。我們常常看液晶電視時,還會看到殘影和脫尾的跡象。
而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液晶電視的響應時間的指標卻逐年遞增,從當初的16毫秒到8毫秒,再到4毫秒。甚至“1毫秒”。其實廠商宣傳液晶響應時間,本身就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做法。因為只有響應時間對產品有實質影響的時候,才去標注響應時間。如果響應時間足夠快的話,就不需要標注了,就像CRT、等離子就從來沒有炒作過響應時間的概念。
筆者認為,液晶響應時間不應該數值來評判的,應該用眼睛來評判。如果我們看到高速運動的足球不在有“尾巴”,畫面中跑動的人不會再有“鬼影”。誰會在乎響應時間是幾毫秒呢?液晶電視做出來畢竟是給人眼看的,人如果看著拖尾的圖象,即便做到了讓人嘆為觀止的“1毫秒”,又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屏幕參數篇之可視角度
可視角度是指用戶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觀察屏幕上所有內容的角度。液晶顯示設備的光源經折射和反射后輸出時已有一定的方向性,在超出這一范圍觀看就會產生色彩失真現象。而等離子設備的發光場具有向垂直屏幕方向集中的趨勢,也會出現在大角度觀看時亮度降低、色彩失真的想象。在平板電視早期,可視角是制約平板電視普及的主要問題之一。
可視角度包括水平可視角度和垂直可視角度兩個指標,水平可視角度表示以顯示器的垂直法線(即顯示器正中間的垂直假想線)為準,在垂直于法線左方或右方一定角度的位置上仍然能夠正常的看見顯示圖像(亮度高于法線方向的一半和色彩不失真),這個角度范圍就是顯示器的水平可視角度;同樣如果以水平法線為準,上下的可視角度就稱為垂直可視角度。
目前,大多數平板電視(無論是等離子還是液晶)都采取了各種廣視角技術,雖然不能達到傳統CRT接近180度的水平,但是也已經完全滿足需要。而最重要的是,誰會無聊到去側面看電視呢,所以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可以不考慮這個參數。
新技術的誘惑
每到消費旺季,我們都能聽到許多新技術的術語,只要你走進家電賣場購買產品,勤勞的促銷員總會使足了十二分力氣,天花亂墜地向你介紹外觀、技術、功能、環保等方面的諸多新概念,直到把你忽悠暈了,對其所說的一切都認可了,讓你心甘情愿的為其買單。但是我們仔細想想,為什么一夜之間廠商就可以開發這么多新技術呢?所以,保險起見,我們買夠用的就可以了。
特價促銷機型
作為黃金周的特價促銷機器,我們每次見到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是如果知道買完了知道實情,有人可能就要眼前一黑了。因為這其中不乏縮水的產品,另外就是樣機。這就是買的不如賣的精了,很多內部的結構我們無從檢查,這就給了一些人機會,如果不是重要功能當然可以選適合自己的購買。不過如果碰到換殼換屏的機器,傷財傷心,二手新機確實很傷的。
即將淘汰的產品
在現在的平板電視市場上,許多本來定位高端市場的平板電視產品,隨著新一代產品的上市,它們在性能上已經退居二線,某些必備的功能也可能缺乏,但是由于成本的關系,它們在價格方面依然“堅挺”。這樣的產品很可能在市場爭競中形成了積壓,所以廠商就把目標瞄準了那些對產品不太了解卻又對性能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這些朋友往往會在銷售人員一番花言巧語、利益攻勢下做了冤大頭,到頭來花了大錢卻買來了一款頻臨淘汰的產品,就十分不值了。
無實用價值的附加功能
在平板電視外觀和技術同質化的今天,廠商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而給電視加上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功能,并且在宣傳時也有誤導傾向,使得消費者誤以為其性能比同類產品要高出許多,本站在之前作過一個關注平板電視附加功能使用情況的調查數據表明,八成消費者表示平板電視現在功能真的很多,但實際使用過程中有不少功能處于閑置狀態;也有一半以上的消費者表示,現在很多平板電視的功能也比較復雜,在使用前通常只通過說明書了解一下其核心功能。另外,在維修方面,附加功能多的平板電視在故障發生率往往要比功能單一的產品高10%左右,并且附加功能多的平板電視在維修價格方面相對較高,維修速度也慢。
總之,雖然廠商們會為了市場份額激烈競爭,但是我們要理性的看到他們的思路,什么產品是他們真正要賺取利潤的,哪些是吸引眼球的,仔細衡量才能找到適合你的平板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