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電視快速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幾年來,盡管高清概念在國內終端顯示設備市場上被大肆炒作、盡管我國的高清數字電視信號的制作、傳輸系統正趨于完善,國內的數字電視用戶也正以可觀的速度增長,但數字高清電視對普通模擬電視更替的宣傳力度還遠遠未達到希冀的程度。數字高清電視與廣大國民還處在朦朦朧朧的狀態,國內數字高清電視發展還是有許多弊病和瓶頸:
高清節目源和頻道亟待豐富
可以這樣說,國內數字高清電視的推廣上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信號源的提供。收看高清電視節目,我們不僅需要購買高清顯示設備,最根本的還是得有高清信號的來源,但目前高清電視節目寥寥無幾。盡管消費者能收到上百個有線或衛星頻道,但其中提供高清信號的頻道屈指可數。
目前只有央視傳媒、上海文廣集團以及其它少數地方臺的開通了高清頻道,也聲稱每天播出時間為15個小時,但實際情況是其節目重播率較高,就拿央視由風云音樂、懷舊劇場、風云足球、高爾夫-網球、風云劇場、世界地理組成的高清頻道陣容來講,如果僅靠這些頻道支持,還是略顯單調了一些。
需要強調的是,國內還有高清節目是由國際知名電視機構制作,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購買引進國外的優秀高清節目,而這些直接導致高清收視費用長期居高。
高清標準有待統一化
數字電視的傳輸標準一共包括三個子標準,分別是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數字有線電視傳輸標準和數字衛星電視傳輸標準。其中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是指通過特定頻段的無線電波,利用數字方式傳輸電視節目,是對數字電視產業影響最大的一個標準。
我國高清標準制定明顯滯后(直到2007年8月1日,我國才開始實施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名為DMB-TH標準),這不但使得終端顯示設備廠家無所適從,還給很多地區在進行數字電視轉換造成了不小的障礙。標準出臺之前,它們大都采用較為成熟的歐洲DVB標準,這些使用歐標地面廣播基站投資額均在千萬元以上,相應的終端設備也是價格不菲。現在如果強制換成國標,其轉換成本會大大增加,這也將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上的損失。
高清顯示設備市場混亂 價格較為昂貴
在高清數字顯示設備方面,同樣存在這國家標準欠統一的問題,這也使得整個國內市場顯得參差不齊。終端設備廠家自己標記的"高清"很難被標定,再加上用戶對高清概念的認識度不夠,判別能力也不佳,很容易造成電視或投影買回來了用著不合適的情況,這終歸都是高清標準缺位惹得禍。
再有就是價格,雖說隨著高清技術的發展、高清大屏平板電視及高清投影機的大量生產和連鎖渠道商的推動,其市場售價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嚇人,性價比和產品競爭力也逐步提升,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選擇大屏顯示設備觀看高清電視了。不過,就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大屏高清顯示設備的價格仍然是高高在上,一般的用戶即便是渴望享受高清數字信號顯示帶來的震撼力,也只能是瞧瞧看看,沒法把機器抱回家了。
高清機頂盒市場有待進一步發展
高清機頂盒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一臺高清機頂盒的價格大都在數千元,關鍵是一臺顯示設備就得配一臺機頂盒,如果一下備了幾臺高清電視,僅配備的機頂盒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且,我國數字高清電視傳輸標準極不統一,一臺機頂盒絕不可能做到面面兼顧。如果您家里已經有了用于收看數字電視的機頂盒,奧運會期間又向收看央視提供的免費高清節目,就得再購買一個支持國標DMB-TH標準的機頂盒,這樣來回倒騰費事費時就不說了,浪費資金才是大問題。
宣傳力度尚需加大
筆者認為,從標準電視升級到HDTV是對用戶體驗的巨大改善,但它和從黑白到彩電的根本轉變還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轉變在現階段于很多人眼中并不是急需的。從標準電視到高清電視需要改變用戶的觀賞習慣,這樣根本的轉變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的。
相比于傳統的電視頻道的觀眾,數字高清電視的收視用戶的集中程度更高一些,主要是那些文化水平、欣賞水平、生活水平都比較高的人群,需要有較高的經濟條件做支撐。而且當前的高清數字電視內容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體育、音樂、財經等方面,其需求人群還是比較少。所以說,高清電視的發展要想更進一步,除了要在節目源制作、傳輸等方面提高自身競爭力以外,還需要在市場上加大宣傳力度,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數字高清電視的消費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