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芯片滯后 產業化規模偏小
●經過幾年的發展,LED外延、芯片產業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技術和產業相對比較分散,且產業規模和集群效益尚未形成。
●上游產業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各地區各自為戰,重復建設,互相封閉,惡性競爭,企業在惡性競爭中面臨生存危機。
彭萬華
外延、芯片產業的基本概況:全國開展LED外延芯片研究開發的單位,包含大學和研究所,共有15家,其中部分單位是開展半導體Ⅲ~Ⅴ族化合物的基礎研究,開展外延、芯片產業化生產的企業有23家,其中部分單位只做芯片不做外延,正在籌建的有5家~6家。預計2008年高亮度LED芯片產量超過300億只,其中GaN基的藍、綠芯片約80億只~100億只。近幾年的芯片產量增長率超過75%,從2007年至今,國內新增MOCVD設計約40臺左右,計劃購置的超過100臺。
從現階段來看,外延、芯片產業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第一,具有創新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較少,很難與國外的同行競爭。第二,高性能LED芯片和功率LED芯片,目前國內很少,仍需要大量進口,這嚴重地制約了整個LED產業的發展。第三,國內外延、芯片的不少研究成果,如外延新技術、芯片的新結構、新工藝等很難在企業中推廣應用,這也許是體制問題。第四,國內外延、芯片企業的產業化規模偏小,企業研發力量不足,產量偏少,產品成本偏高,缺乏競爭能力。
張萬生
我國高光效、高可靠的LED應用產品幾乎全部依賴于進口的高檔外延芯片,高光效(大于80流明/瓦)的功率型芯片目前尚無國內廠家生產的產品。我國的LED外延芯片生產近年雖有很大發展和進步,但一直停留在中低檔水平。
我國發展上游產業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各地區各自為戰,重復建設,互相封閉,惡性競爭。雖然大家都認識到應該通過合作或加以整合來提高土地資源和資金的有效利用率,形成產業的規模效益,但受地區諸侯政績和經濟利益所限,這一問題難以解決。我國LED上游產業目前遇到的另一問題是缺乏技術人才,自主創新不落實。有實踐經驗的高級技術人員幾乎全部來自海外,其中一流人才很少,大多是二流人才。企業在惡性競爭中面臨生存危機,大多急功近利,致使自主創新流于口號。
展望未來,前途是光明的。通過市場競爭的洗牌和長期實踐形成的技術積累,上述問題深信會逐步得到解決,外延芯片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也會逐步縮小。
陳和生
在滿足國內封裝企業的需求方面,上游企業尚任重而道遠,目前來看在滿足國內企業多層次需求的產能保證、產品檔次和品質保證、穩定性保證等方面都還很欠缺。
蔣國忠
LED外延、芯片產業屬高技術、高投入產業,國內LED外延、芯片產業與國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雖然我們的裝備不落后,但我們的工藝技術水平相對落后,且缺乏高端專業技術人才。隨著半導體照明的發展,國內從業企業逐漸增加,投入也逐漸加大,給國內LED外延、芯片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也為該產業以后的整合提供了機會。經過幾年的發展,LED外延、芯片產業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技術和產業相對比較分散,且產業規模和集群效益尚未形成。
大部分企業裝備MOCVD設備,主要從事高亮度四元類芯片生產,從事InGaN藍、綠生產的企業只有少數幾家,產品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性能的藍、綠光芯片仍然依靠進口。LED產業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升,關鍵在于LED外延、芯片產業的發展和技術水平提升。建議通過產業聯盟及國家相關部門的協調,建立一個技術和人才的綜合平臺,從裝配設備和自有技術上進行自主創新,發展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LED外延、芯片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