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急需增資進行生產線的擴產建設來實現擴張的龍騰光電,盡管完成了第一步借殼上市的步驟,但未在這次交易中直接獲得資金注入,業內預計其未來將會以增發等方式解決業務發展所需的資金。
根據議案,ST太光擬以6.80元/股的價格,向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資產經營公司和龍騰光電控股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1564.912萬股股份,購買其持有的“龍騰光電”100%股權,擬購買的標的資產的預估值約為60億元。
交易完成后,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資產經營公司持有ST太光45.9%股權,為后者第一大股東;龍騰光電控股有限公司持有44.1%股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作為我國主要的TFT-LCD面板生產廠商,龍騰光電具有較好的盈利能力”,ST太光表示,根據初步預測,龍騰光電去年實現凈利潤約2億元,2009年實現凈利潤預計達到4.5億元左右,“假設本次交易在2008年底完成,則ST太光2009年的每股收益將達到0.5元。”
受重組消息刺激,ST太光于昨日復牌首日以漲停至7.08元收市。
資料顯示,2007年ST太光累計虧損2.7億元,其經營范圍為銷售TEC5200綜合業務接入網等通信設備,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不含專營、專控、專賣商品)以及經營進出口業務。本次資產重組后,ST太光的主業將轉變為TFT-LCD液晶面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ST太光證券部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收購確實可以理解為龍騰光電借殼上市,公司的主業也會有所改變”,至于其他問題,該負責人表示一切以公司的公告為準。
據了解,龍騰光電注冊資本2.99億美元,是一家以從事液晶面板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的企業,目前是國內第三大液晶面板廠商。
在今年年初,中國三家大尺寸液晶面板生產企業京東方(000725)、上廣電和龍騰光電的“三合一”方案宣告失敗,三家廠商各自開展了擴張計劃,其中京東方在成都投建4.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上廣電計劃年底前投建6代生產線、2010年投建7.5代生產線。排名第三的龍騰光電則計劃增資8.7億美元擴產5代面板生產線,使其現有月產3萬片面板的產能規模達到每月11萬片,未來更計劃投建6代或更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不過,液晶面板是資金密集型行業,企業需要不斷擴張、不斷投入巨資進行新生產線的建設,才能獲得成本和市場的優勢。
龍騰光電的擴張和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除了銀行貸款和政府的支持,謀求上市進行融資是其唯一可以努力的方向。
消息人士透露,為了滿足擴張的需要,龍騰光電在借殼前后曾與十幾家深圳上市的殼公司有過接觸,但受多種因素制約,最終選擇了近年來多次重組的ST太光借殼上市。今年4月,ST太光開始重組后,ST太光、納偉仕投資、昆山資產經營公司、龍騰光電控股有限公司等通過近3個月的談判協商,終于形成上述方案。
記者還了解到,今年3月,龍騰光電的5代面板生產線的二期增資8.7億美元擴產的方案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后,于今年4月完成了8.7億美元中50%的資金投入,而其余50%的資金如何解決仍是龍騰光電的當務之急。
權威液晶行業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中國區首席代表張兵表示,ST太光的增發最終選擇了昆山資產經營公司和龍騰控股為特定對象,向其非公開發行股份,“這樣在資產注入的同時,龍騰光電并不能直接獲得資金。”也就是說,盡管龍騰光電實現了借殼上市的融資第一步,但僅依靠這次重組,其用于增資擴產的資金問題仍未得到實際解決。
龍騰光電公關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借殼上市的問題不便回應,對于未來發展的問題,其表示不用擔心,公司已為二期擴產工程籌備了幾套方案,目前也在積極申請銀行貸款和政府補貼。
招商證券分析師鄒先生向記者表示,盡管目前液晶行業有所回暖,但是中國液晶企業在業內處于弱勢地位,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并沒有上升,“以后龍騰光電肯定會謀求通過借殼后再增發的模式募集資金,但這一行業仍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