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LED顯示屏市場從來就不缺乏品牌,缺乏的是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近幾年,LED企業數量和從業人數逐漸遞增,一些實力較弱的企業也加入到這個市場中來,他們甚至不斷采用價格戰方式來競標,使得市場競爭環境開始惡化。然而,LED顯示企業的總體創新水平受制于企業的規模和實力,雖然企業自身對產品差異化創新要求強烈,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沒有創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大大消弱,市場的需求滿足不了,就無法參與競爭。
面對著強大的外來競爭對手,我們只是一面驚恐地呼喊“狼來了”,一面卻在不停地將低劣質量的屏幕推向市場打著價格戰。當一些老牌的LED企業如利亞德、青松科技、中顯科技等雄風漸褪的時候,誰來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沒有技術創新,我們就只能不斷重復著陳舊的技術,不停地打著價格戰,競爭力越來越弱,最后,大家都遍體鱗傷,倒閉、重組、收購成了結局。我們需要富有創新力的民族品牌為市場注入活力,需要民族品牌重整雄風。
要提高我國LED顯示產業在全球產業中的競爭力,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和改進:加強企業形象宣傳,擴大品牌形象在行業中的影響力,以優質的產品性能而不是低廉的價格來取勝;國內的老牌LED顯示屏企業在技術和產品上與國際品牌相差距離并不大,這個行業需要培育形成具有較強綜合實力和規模的代表性企業;此外,LED顯示屏市場本身就具有相當強的定制性,不同的客戶對產品需求完全不一樣。走高端路線的產品就應該做成精品,加大壓鑄箱體模具的投入,保證安裝的精度,與國外廠商產品相抗衡。中低端路線產品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要簡化設計、降低成本。
產業化,標準化,LED市場發展趨勢
一批優秀的外資企業快速進入國內市場后,中國LED市場特有的一些問題也暴露了出來。“許多客戶對LED技術及效果并不十分了解,認知度比較低,”巴可公司唐楓先生繼續補充到。兆光科技關佩華先生也表示:“在國內許多二線城市如南京、武漢、青島等地,LED顯示屏仍處于從無到有的普及階段,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衡量和產品指標、規格的判斷并沒有經驗。”之前,國內LED市場都是本土企業占據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由于LED顯示屏的技術門檻和初級對資金的要求都不是很高,這讓一些技術上并不過硬的企業進入了市場,整個市場呈現出了參差不齊的現象,高中低端產品多達上百個品牌。一些企業在向客戶介紹產品時甚至以次充好,隨意夸大產品的性能、指標等,而用戶大多都沒有能力去對這些指標進行檢測。正如Hibino亞太公司總經理吉富先生所說:“不規范的競爭破壞了整個市場環境,每個廠商都應該向用戶負責,對產品宣傳要做到不夸張、不虛報、實事求是。這才有利于國內LED市場規范、有序地競爭。”
混亂的市場競爭,讓一些不具備設計和安裝資質的公司擾亂了市場規范,描述顯示屏的技術參數和特征技術術語也沒有統一。這些都是中國LED市場由來已久的問題,LED顯示屏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將成為LED顯示屏發展的一個新趨勢。行業規范和標準體系的形成,對產品的檢測有了相對統一的認識和評判依據,生產條件差、技術性不強、售后服務體系不完善的企業將受到市場的淘汰,促使行業的發展趨于有序,廠商、用戶、行業協會的共同努力,才能讓中國LED顯示屏市場走向健康、有序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