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醫院文化建設的載體,背景音樂可以帶給患者就醫時直接的感官印象,而患者直觀感覺的好壞關系到社會人群對醫院印象的優劣,也直接影響到醫院形象的樹立。目前,背景音樂的應用正日益受到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的重視。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在全國會員單位組織開展的“推薦百姓放心醫院”活動第三主題“綠色醫療環境”5項標準中,明確提倡醫院主環境播放背景音樂。隨著整體護理的開展和多元文化護理概念的不斷深入,背景音樂真正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內涵。
背景音樂的定義
所謂背景音樂(backgroundmusic),是指與主體的意識行為無直接關系,是通過非音樂鑒賞環境這一媒介間接地作用于主體意識行為的音樂。它的主要作用是掩蓋噪聲并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是一種能創造輕松愉快環境氣氛的音樂,在酒店、商場、健身房等都有廣泛的應用,目前在我國一部分醫院也有使用。
背景音樂的作用
19世紀早期,南丁格爾就注意到音樂與人的聲音具有幫助患者痊愈的功效。從現代樂理來看,背景音樂的效應首先在于它的音頻、力度、音色和音程等音樂物理成分和樂思對人生理和心理的影響。如緩慢的音頻振動具有松弛神經與肌肉的作用,柔和的力度使人感到親切友好和溫馨。音樂作為感覺刺激物所引起的反應,既有生理反應,也有心理反應,所以背景音樂的作用表現在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
1.生理作用
在生理方面,音樂聲波的機械振動會引起體內器官節律性活動的改變,或加強,或減弱,或趨向同步的節律活動,或使不規律的活動變為有節律的規律性活動。病人傾聽溫馨舒緩的音樂,能緩和交感神經的過度緊張,促使情緒鎮靜,減輕壓力反應,達到宣泄感情、放松的效果。
2.心理作用
在心理方面,按照弗洛伊德人格學說的觀點,音樂可以作用于本我、自我和超我3個層次。音樂既能激發人的原始本能,也能抑制這種本能;音樂有助于增強自我,幫助釋放和控制不良情緒;音樂也能使人獲得真、善、美等情感體驗,使認知和情緒得到升華和滿足,使超我得到凈化和堅定。當患病使人與外界的正常聯系減少、產生孤獨感的時候,音樂是彌補患者這種情感需要的一種良好的手段。即使是一群不同文化背景、互不相識的人,他們沒有共同的語言,但音樂卻可能使他們獲得融于一體的體驗。
3.對醫護人員的作用
播放背景音樂,還可以使醫護人員精神振奮,情緒昂揚,產生愉悅感,使人敏感和靈活,既享受到勞動的快樂,又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實驗證明,播放悅耳的音樂,工作人員白班、夜班的工作效率可分別提高6%和18%。
4.對護患關系的作用
有利于護士和患者之間溝通,可以從音樂開始,延伸到共同關心和愛好的話題,通過交談縮短患者和醫護人員之間的距離,改善護患關系。
使用背景音樂的技術要點
1.背景音樂的選擇
背景音樂的選擇應該是個性化的,不應該千篇一律,應該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心理狀態及對音樂的欣賞習慣,選擇最佳播放內容。
(1)音樂節奏:健康人理想的脈動節律應為每分鐘60次左右,每分鐘在60拍左右的節奏(即中速)與人的正常生理節奏正好共振。如果音樂取這種節奏最容易使人保持心身平衡,生命體征平穩,既不興奮又無抑制,是調養生理的最佳節奏(瑜伽功音樂都取這種節奏),此類樂曲可以應用于門診大廳、手術室等環境。而選擇慢于每分鐘60拍左右的音樂節奏,就有抑制、延緩人類生理節奏的作用(催眠就是使用這類節奏),此類音樂可以應用于心理治療科等環境。反之,如果選擇每分鐘快于60拍的音樂節奏,就有興奮作用,有促進生理變化的效果,能使機體的生物活性物質被激發,情感也隨之興奮起來,此類音樂可以應用于花園、餐廳和娛樂室等環境。
(2)音樂種類:中國民樂適合于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背景的中老年人,西洋音樂或流行音樂適合于青少年。
2.在實際運用中,可以選用如下音樂處方:
(1)緩解憂郁情緒:利用具有開暢心胸,舒解郁悶功效的樂曲,選擇節奏明快,旋律流暢的樂曲,如貝多芬:G大調小步舞曲;莫扎特:浪漫曲;民族樂曲:喜洋洋、陽關三疊、步步高等。
(2)消除煩躁心情:利用具有安神寧心,鎮靜催眠的樂曲,以消除病人緊張焦躁情緒,選擇旋律舒緩清悠,曲調低沉柔和的樂曲,如:小夜曲、搖籃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
(3)抑制悲觀情緒:利用使人輕松欣快喜樂的音樂,選擇旋律悠揚,節奏明快多變,音色優美的樂曲,如:貝多芬:第五交響曲;民族音樂:百鳥朝鳳等。
(4)減輕消化不良:利用音樂旋律刺激改善胃分泌及胃蠕動功能,選擇旋律優美淡雅,自然舒展平穩,強度變化不大的樂曲,如貝多芬:春天奏鳴曲第一樂章;柴可夫斯基:四只小天鵝;民族音樂:漁舟唱晚、平湖秋月等。
3.設備要求和注意音量的控制
使用背景音樂要有較好的音樂播放設備,現大多采用數碼產品取代模擬方式,提供立體聲源,能使播放音樂體現作品意圖,以保護病人聽力,達到音樂效果,起到播放背景音樂的目的。音樂的聲音應由小逐漸增強,音量恰到好處。只有以適宜的心情欣賞適宜的樂音才能達到人樂和諧的境界。實際運用中要求音量低于或等于30分貝。
4.使用時間與注意事項
每次播放背景音樂的時間不應持續過長,以免產生疲憊感,可以間斷播放,午休時間和夜晚不應該使用。在病人疼痛劇烈、情緒極度激動、病情危重等情況下應暫時避免使用背景音樂。長期應用時應該注意更換作品,常換常新。
鑒于我國醫務人員普遍缺少背景音樂方面知識的正規培訓,建議在醫學院校開設相關課程,在醫療機構開展相關繼續教育,出版適合不同年齡、民族、文化背景、音樂愛好等方面背景音樂的音像制品,改善醫院其他硬件設施,讓背景音樂與醫院的建筑、光線、色彩等結合起來,共同為患者和醫務人員營造一個理想的醫療服務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