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在京舉辦“演藝設備工程企業綜合技術能力等級評定暨招投標論壇”。文化部、建設部、民政部、北京市文化局等有關部門的領導蒞臨論壇,全國有代表性的文化設施工程業主單位、招標機構和企業代表應邀參加。
此次論壇的舉辦,旨在使更多的招標公司、政府采購部門和相關的業主單位更加深入地了解資質評定工作的評審程序和內容,為業主選擇高素質的工程企業把關,為演藝場館建設的招投標工作營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同時使獲得證書的企業更加規范地參與投標活動。
近年來,隨著中央倡導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求,我國的演藝場館、文體設施建設進入高潮期,各地紛紛興建大型劇院、演藝中心、文化中心。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新建、改建體育場館工程如火如荼。在建設過程中,業主(或者有關政府部門)在招標時發現,專業音響、專業燈光、舞臺機械的安裝施工企業沒有相對應的資質能力證明。進行場館建設時,參與專業音響、專業燈光、舞臺機械方面競標的企業,沒有權威的社會資信評價作為依據,技術能力參差不齊、注冊資金多少不一,在招投標時難以量化。
為更好地規范演藝設備行業的發展,2005年以來,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開展了“演藝設備工程企業綜合技術能力等級評定”(即工程資質評定)工作,共有202家企業申報297個單項資質,現有164家企業分別獲得了232個單項的資質等級證書,使演藝設備行業逐漸走向“行業推薦,市場評定”模式,極大地促進了演藝設備行業的發展。單項是指專業音響、專業燈光、舞臺機械3個類別的各3個等級。目前,該協會正在推動制定一系列行業標準。
文化部教科司科技處處長嚴先機介紹了文化行業標準編制情況。他認為,“等級評定”工作與文化行業標準的制定并不沖突,相反,“等級評定”的工作開展可以為文化行業標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論壇上,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理事長、演出場館設備專業委員會主任張永嘉介紹了相關情況。據張永嘉介紹,作為演藝設備企業的行業組織,該協會為了給演藝場館建設的招投標工作營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開展了“演藝設備工程企業綜合技術能力等級評定”工作。此項工作在文化部、建設部、民政部、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指導下展開,貫徹了“政府指導、行業推動、市場認可”的精神,在市場準入許可和市場行為監管方式上,探索由“行政審批、市場準入”逐步過渡到“行業推薦、市場認可”的模式,以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社會資信綜合評價體系、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的激勵機制,以及演藝設備技術行業管理規范的市場運作機制。
張永嘉介紹,等級評定工作堅持面向整個行業,企業自愿申報,公正、公平、公開進行評定的原則。按照專業不同,等級評定分為專業音響、專業燈光、舞臺機械3個類別,每個類別劃分3個級別,一級為該類別中最高水平。他還具體介紹了等級評定工作程序的5個階段。
張永嘉表示,協會還將推動與等級評定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出臺。比如,雖規定了對企業技術、管理人員的資質要求,但民營企業普遍沒有個人資質證書,國家對這部分人員的資質認證尚無統一安排。協會計劃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開展對演藝設備企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技術職稱、項目職務、上崗證的評定工作,使這項工作的評價體系更加完善。
眾多業主單位、招投標公司、政府采購部門了解了此項工作的嚴格、真實、公正的做法后,對此項工作表示認同。在招投標過程中,已經有眾多業主單位或招投標公司要求競標企業應具有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頒發的“演藝設備工程企業綜合技術能力等級”證書,或者對擁有證書的企業在評標中予以加分。
青島國信大劇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國表示,作為業主方,他們認為等級評定的工作開展,對于規范工程,為工程質量把關方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也避免了惡性競爭的搗亂行為。